花卉国画(花卉册用了什么画法)

2024-03-27 05:16:39

《花卉册》用了没骨法的画法。

《花卉册》(纸本水墨)由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绘制,各十二帧。册一以工笔画花卉、草虫,意笔画湖石、坡陂作为花卉的背景。册二以墨笔、淡色分别画兰花、荷花、竹子、梅花等。这两册均为故宫博物院藏本。

《花卉册》用墨线钩画,线条或工整,或具书法写的笔趣,另也有直接以墨色画出和加以设色点染者。册中各开多有粗、细笔法的对应,运笔挺健,再加以浓、淡色彩的对照,其中奇石和树干的浓重纵放,特别能衬托花叶等的清雅。

中国画不同画法

一、平远法

平远即平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平地上往前看,有横向高低展开的效果,所表现对象清晰可见,反映的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塑造的是近重远淡。

1、确定画面中的构图,勾画出近处的山石轮廓。

2、顺势勾画出中景的山石,后面的山石要高于前面。

3、继续完善中景的山石轮廓,调淡墨勾画出远处的山石,突出画面的前后空间关系。

4、对山石的暗部进行皴擦,画面要适当留白,避免不透气沉闷。淡墨皴擦出靠近山石的水纹。

5、蘸浓墨,对山石进行点苔,近处的点苔稍仔细一些,远处的墨色要淡,突出前后的空间关系。

二、高远法

高远即仰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下往上看。高远取势高大雄伟,震撼人心,有阳刚之气,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明代周臣的《雪村访友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

1、蘸浓墨,水分少一些,勾画出山石的轮廓,线条应直一些。

2、顺势勾画出左下方的山石,注意二者之间的落差。

3、对山石的纹理进行皴擦,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

4、继续皴擦山石,然后调淡墨为画面的远处再添加一处山石,突出高远法的特点,并蘸浓墨进行点苔。

三、深远法

深远是俯视效果,相当于站在山上往下看。深远取势场面宏大,视野广阔。王蒙的《青卞隐居图》采用的是深远法。

1、首先,确定构图,先画出近处的山石。

2、接着,顺势继续向画面远处添加山石,注意透视的表现。

忆中的番茄国画牡丹教程

大写意、小写意、墨骨。

白描也叫浅描,原是一种工笔技法,也可用来作写意画,放清笔墨,可单以不同墨线构成形象,也可用一种淡彩烘托,突出形象,或给主要物象局部加彩。?

宋代《宣和画谱》中说:“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独熙(徐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之绝笔。”

可见水墨赋彩之法始于五代。特点是把物象形体、质感和色彩的表现分而治之,易于掌握,具有清丽、俊雅之感。

勾花点叶:此法传为明代画家周之冕的创造,是以上三法的综合。徐悲鸿先生作花卉、湖石有先点后勾的方法,可以说是勾点画法的发展。

晚清兴金石学,一些画家从中得到启示,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参酌水墨、没骨诸法创大写意的新形式,后人称为点垛,赵之谦、吴昌硕为其代表。

元代张退公《墨竹记》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肖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也有说始于五代李夫人描窗月影而来。

虽然这些说法都无画迹可证,但水墨画这个艺术形式是受竹影启示而来是可信的。宋元以来文人画的兴起,水墨画已成为国画的一种主要形式了。

单以水墨点画,不施丹青是其特点。排除色相,洗尽铅华,只从笔情墨趣中创造出美的境界也确乎不易,难怪士大夫文人把水墨画推为上品。工笔画中也有单以墨染的,也是水墨画的一种。

忆中的番茄国画牡丹教程如下:

网页链接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

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牡丹之做为国花已是人们心目中既成之事。古人即称牡丹为 “国色” 、 “国香” 、 “国艳” 、 “国貌” 等。牡丹与其它花卉相比, 不论怎么形容, 都不为过:花朵 硕大、 端庄大方、 雍容华贵、 富丽堂皇、 绚丽多彩、 姿态优 美、气宇豪迈…, 确是观赏花卉中无可比拟的上品, 所谓 “花中之王” 、 “国色天香” 的赞誉绝不是偶然的, 是历史选择、 鉴别的结果。

历代画牡丹者众多,牡丹花是中国花鸟画中常用的题材之一 ,尤其在现代民间和广大普通爱好者中是最受青睐的花种。因图富贵之意 ,人们把牡丹作为亲朋乔迁、 结婚的礼品 ,因此牡丹画在市场上最好买,明代山水画四大家之首的沈石田曾有买胭脂画牡丹的想法 ,看来人们喜欢牡丹是悠来已久的。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