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雕花卉(如何从花卉文化看民俗文化的传承)

2024-04-18 02:07:59

1 民俗文化传承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 化的同化下, 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 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1 年 11 月 2 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 IV 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 指出: “人 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多 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 文 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 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 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 〔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 ” 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 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 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 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 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 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 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 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 300 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 〔 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 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 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 化内涵。 2 花卉与民俗文化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 2.1 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 《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 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 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 习俗。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 〔 桂花的图样。2〕 2.2 菊花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菊花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菊花节”,重阳 节与菊花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 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 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 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菊花的关系如此之密切, 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菊花的文化密 切相关的。菊花被认为是辟邪之物, 《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 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 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 ?此可代也。?”〔5〕因菊花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 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菊花有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将菊花列 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菊花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 仙的道教借用,认为菊花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 “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乃得仙。” 菊花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 〔 纹图样就有菊花等纹样。2〕现在,菊花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2.3 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 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威,不畏权贵,不为困苦 2 〔 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 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 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 〔 “四凤抬牡丹”等。2〕 2.4 石榴杜鹃和民族文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 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 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 〔 绣的花卉图案。2〕 转贴于 中国论 3 民俗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 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 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3.1 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 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 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中秋节的桂 花、重阳节的菊花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 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 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 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菊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 花展、菊花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3.2 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 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 〔 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 3 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 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 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菊花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 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 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 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 这样, 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 尊重, 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 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 〔 就拿菊花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菊花是葬礼上用的花。 7〕如果在接待来自 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菊花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菊花花纹 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 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 现代, 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 甚至消亡; 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并不断繁荣, 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 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 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 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