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绿化带(800字作文“留一片绿地”)

2024-04-18 10:35:16

1、留一片绿地

城市,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请留一片绿地给心灵。

我一直觉得除了乡村田地上狂野的绿地,除了城市公园里的精致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地,它应该茂盛地生长在每个人的心田沃野之上。这片绿地该由善意、真诚、朴实、厚道等等元素组合而成。

心灵的绿地是原生的,也是人造的。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中展示得最完美也最充分。然而在喧嚣的今天,在繁华的城市,我感觉这片绿地正日渐被蚕食,被挤压,被消瘦。有些人的心灵成了一块龟裂的土地,没有了养分的供给,有些人的心灵成了龌龊肮脏的垃圾场,有些人的心灵被贪婪自私的毒焰所熏染而发出浓烈的怪异味道。

要不,为什么会出现公务员利用职务进行“钓鱼执法”呢?他们故意设计圈套来对付的可是那些顺路带客不要报酬的好人啊!这也叫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在医院屡屡出现见死不救,先交钱再看病的怪事!要知道病人正在受伤流血,病人正生命垂危,家属在跪哭哀求啊!

为什么城市建设中对拆迁户老是采取打压、恐吓、欺骗、施暴的方法,为什么不可以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心平气和的商谈解决,非要把弱势群体逼上绝路!

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贪婪、冷酷、强暴,我见到令人震惊的欺诈、自私、野蛮。心灵本该柔软、透明、纯净,如春天里的一泓甘泉,给人甜美;似夏天里的一片绿阴,给人凉爽;似秋天里的一轮明月,给人清静;冬天里一缕朝阳,给人温暖。心的这片绿地啊,那儿该长满青草绿树,那儿该燕歌莺舞。

给城市一片心灵的绿地吧。

车上见到老弱病残,你能优雅地招手温馨的笑一笑:“请您坐我这儿吧!”你的一句话,会让寒冷的冬车里漾满融融的春光。

雨中,见到农民工了,看到他光头匆匆行走的身影,你随即来一句:“兄弟,避避雨再走吧!”你一脸的真诚,你递上的一条毛巾,你端上的一杯热茶,就让那位农民兄弟把城市看成了自己的家啦。

遇上蚁族成员了,写字楼的白领的你,不要俯视着他 ,以平视的目光,以公平竞争的方式给他富二代官二人同等的机会就是了,哪怕他暂时还达不到你的招聘要求,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那让人温暖的目光已经给了他们做人的尊严和自信了,他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踏实,更从容。

真的希望,因为有了你的善心关爱,城市多了一片绿地,因为多了你的真诚与呵护,城市生活会更加美好。

2、在老屋前留一片绿地,种上四季的景色;

在生活中留一片绿地,缀满前进的希望;

在心头上留一片绿地,保持自然的真诚。

——题记

童 年 的 绿 色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整天黏着外婆,央求她多在田里待一会儿,让我能和泥土、小草、野花多待一会儿。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地让那么多美好的感觉轻易地留在脑海中:沾满小花的草环,毛茸茸的狗尾巴,钗子似的不知名的小草,弯弯曲曲的小河两边成片的芦苇,那绿色让人眼馋,陶醉;清澈见底的浅水区,三五成群悠闲戏水的鸭子让人羡慕;吱吱喳喳让人听不够的鸟呜和那总是前蹦后跳,盘绕两腿间喘着粗气的喜欢撒娇的小黄狗……这一切,筑造了一个绿色的梦幻的童年。

兴许是怕我在外面玩野了,外婆便动手在老屋前圈种了一个缩小版菜园。七八根竹竿撑起了一片葡萄藤,简易的小板就连成了我的“坐骑”秋千。当然,外婆也充分利用空间,在其余的空地上种上了青菜、小桃树、蒜、葱等常见的农家蔬菜。

外婆常说:“冬天,看着雪花覆盖满整片菜园,等着菜宝宝们冬眠;春天,看着露出脑袋的菜芽儿,等着果实的孕育;夏天,看着雷雨后的满地绿叶,等着果实的成熟;秋天,坐在秋千上,吃着那份自然所给予的“绿色”,四季循环,传承下去。

这是自然的传承,是童年种下的绿色。

少 年 的 绿 色

长大后,老屋的房子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就连农村,除去田间的满眼绿色,农舍间已少有绿色和鸟鸣,取而代之的是工地机器的轰鸣和车船喇叭声,灰色的路面、灰色的工地、灰色的天空让人压抑。外婆不甘,掘开水泥路面,硬是开辟出一块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菜地。只不过,没有了秋千,葡萄藤……

后来,我也离开了外婆,去城里和父母生活。没有成片的绿色,只有路边狭长的绿化带,没有翩飞于花草间的蜂蝶,只有积满尘土的表面。城市的绿色,少年的绿色是被掩着的,鲜活的绿色藏在灰暗的外表下。

少年只是默默地收起了绿色,好似孩子收起童年的玩具,不愿与人分享。但在生活中留下了绿地,也正如少年的我们,一直怀着童年的希望、梦想,只等拂去灰暗的面纱,释放心中的绿色。

心 中 的 绿 色

即将成年的我,或许也会像父母一样,忙于家庭,忙于事业,忙于生活,无法留下更多的时间去看看心中的那片绿地。

但是,我们的心中仍是向往那种自然的颜色,常常去各地旅游,看天下的不同的绿色。南方的水绿,北方的墨绿,西南的翠绿,东北的深绿,不同的绿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感。

我们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绿色,都有值得我们珍藏一生的绿色。

绿色的世界总是让人心旷神怡,那翠绿欲滴的绿色世界何时春风吹又生……

留一片绿地,盛放童年的绿,童年的梦幻;

留一片绿地,承载少年的绿,少年的理想;

留一片绿地,珍藏心中的绿,自然的美好。

3、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作文70分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

2、立意自定。

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倡导绿色生活,下面是一位老师写江苏高考作文题的一篇作文题目是(留一片绿地)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留一片绿地

绿地是生命的象征,它给高山带来葱郁。它给大地带来生机,它给人的心灵带来青春活力,每一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心中留一片绿地。

心中留一片绿地,就会执着地坚守人生的信念。富贵不能使之*,贫贱不能使之移,威武不能使之屈。蚕室中的司马迁,在那梦魇一般的日子里,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之后,终于鉴定了“著信史而昭后世”的信念,这信念,就是他心中的那片绿地,于是,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便在绿地中诞生!

“北风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黄入天”漫漫荒芜,苦寒绝地,那位孤独而倔强的汉使,历经十几年苦痛而终不改其节。他怀抱着的那根“节旄尽落”的旄节,不正是对心中那片信念的绿地的执着守护?

心中留有一片绿地,就会对其生活充满憧憬,充满希冀。人生不尽是坦途,生活中不尽是阳光,鲜花掌声。“哀莫大于心死”心如死灰的人,始终看不到生活的绿色。它们的眼前,是连绵的绝壁,是无边的阴霾:他们的心中,是一片干涸的沙砾。与之相反,另一种人,心中始终有一片葱郁的绿地。这绿地,勃发着生机,萌生着希望。有了它,人们才不会因贫困而自卑,不会因失利而沮丧,不会因绝望而沉沦。有了它,苏东坡就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住平生”;有了它,海伦就能看到漫过的姹紫嫣红,听到林间的百鸟和鸣;有了它,贝多芬的指间就流淌出了一串串强者的音符,谱出了一片片生命的交响乐章。

心中留有一片绿地,你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处处是里鸟语花香,你会觉得,人么的表情并非都那么冷漠,你也会把微笑好不吝啬地展示给人家。你不会为“前路无知己”而发愁,因为“天涯若比邻”,“何处无芳草”?你不会因职场的失意而跳楼,因为“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天下谁人不识君”?心中留有那片绿地,你就会变得豁达,乐观,觉得生活是多么芬芳!

二战时,有两个犹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意见囚室中,每天早上,他俩都去眺望外边的世界。一个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强和铁丝网;另一个则爱远望窗外和蓝天,蓝天上的自由飞翔的小鸟望那远处横亘的青山。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的活下来直至获救。我想,前者的心田,是一片荒芜的沙漠,而后者的心中是有一片葱郁的绿地,一边充满阳光,冲忙希望的绿地!

生活中有困厄的艰辛,也不会乏鲜花和掌声;生活中有陷阱和暗礁,也不乏笑靥和温情。坦然面对一切吧,永远守护你心中那片绿地!

桂林市第五中学座落在市区城北观音山下的一所市属公办高完中学。它创办于1957年。校园背靠青山,西临湘桂铁路,校舍错落有致,树木扶疏,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是学子求学的佳境,成长的摇篮,腾飞的基地。建校50年来,先后有12位校长为五中的成长壮大立下汗马功劳,近1000教职工为五中的蓬勃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0年来,五中为国家输送了3万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为国家建设、桂林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建校50年之际,五中师生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回顾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 五中所处的观音山一带,在桂林古城墙鹦鹉山口的安定门外,地处偏僻,人烟烯少。临近只有一条小小的驿前街,是由南来桂林的车马驻扎而形成的。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桂林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工厂和几处大型的仓储基地,新建了火车北站。桂林市区迅速向北扩展,城北人口迅速增加,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桂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城北增创学校,发展教育。先是办了一所北极小学,并招了两个戴帽初中班。到了1957年10月12日,桂林市城北第一所中学诞生,校名为桂林市第五初级中学。有5个班级,210名学生,10多位教师,首任校长汤榕年。校址在观音山西侧。

观音山西侧一带原为荒丘,杂草丛生,坟冢遍地,沿着山脚还有旧时守城的战壕。建校初期,只有一栋简易的办公楼,两栋两层的青砖教室,九间教职工宿舍,校园占地90来亩。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汤校长的带领下,除杂草,平土地,填战壕,两年多时间,修筑校园道路4000多平方米,种植果树400余株,移植桂花树4000株,绿化率达45%。两次被评为桂林市绿化先进单位。每到深秋时节,金风送爽,桂花飘香,硕果挂枝,景色宜人。

建校不久,又遇上几年困难时期,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在远离城区的良丰,创办一个学农基地,开垦10余亩荒地,种植红薯、玉米、花生等作物,每年都有可观的收成。成为桂林市首屈一指的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60年中考,该校数学科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学校为此杀猪、宰羊,慰问师生,表示庆贺。优异的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奋发进取,后来的几年,连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五中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市民的瞩目,家长的赞誉和学生的欢迎。

尽管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桂林五中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学校处于长期停课的混乱状态。1968年9月起,学校由驻校军代表管理。1970年,学校增设了高中部,更名为桂林市第五中学,成了桂林市城北的第一所高完中。从此,五中掀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五中改变建制、增设高中部,学校扩大了规模,增加了教学设施,增建了教学楼和礼堂,扩建了露天球场,新建了教工宿舍,还有一个校办工厂。教职工增加到五六十人,学生增加到四五百人。尽管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学校的教学秩序还没有恢复正常,但在学工、学农、学军的同时,已经注重文化课的教学。1972年,驻校军代表撤出,学校恢复了校长负责制。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在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桂林五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桂林五中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1978年高考,五中考生的录取率位居全市高完中前列。其中,莫全旺同学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当年桂林市考生考上清华大学的仅有2人)。

改革开发以后,桂林五中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扩建了足球场和田径运动场,增建了两栋教工宿舍楼。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初中部由原来每届招生4个班扩大到6至8个班,高中部招生也由每届2个班扩大至4至6个班。到1996年,学校达到30个班级的规模,在校学生1800人左右,教职工人数增加到130人左右。

这期间,桂林五中因教研、教改成绩显著,1986年被评为桂林市教改先进单位;因普法教育和综合治理成绩突出,1990年—1991年被评为自治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2年—1996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桂林市叠彩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6年,被评为桂林市文明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更是喜人。地理教师苏振刚,长期潜心地理教学,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自制教具数十件,教学成绩显著,被自治区评为特级教师。青年物理教师谢蓉,先后获得自治区物理科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全国物理科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这期间,学校先后有10人次被评为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教师,有120多人次被评为桂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教师。

在中高考方面,也有令人惊喜的成绩。9岁进入该校读初中的陈力之,12岁考入苏州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学习,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到美国留学,成为该校至今唯一的少年大学生。1987年、1989年,1994年,五中的高考录取率均列市区普通高中的第二名。由于成绩突出,1994年高考以后,市政府还特别分配给该校一个名额,派一名在校高中生到新西兰交换留学。1995年,1996年,五中的高考录取率分别达到54.3%、72.2%。其中,96年的文史类考生的综合标准分位居全自治区452所高中的前30名,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1997年5月,桂林五中的领导班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罗天星到五中担任校长、书记。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五中的发展,学校新的领导班子,调整了学校的布局,把生活区和教学区分开。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10950平方米的教学楼,有2200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内设乒乓球馆、形体馆、篮排羽馆、健身房等),人造草皮运动场,有2193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内设多媒体教室),还更新了网络教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设备,补充了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图书。五中的现代教学设施日趋完整。此外,校园里还辟有7000多平方米的休闲绿化带,为师生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还帮助扩建了早期建成的宿舍楼,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新台阶,师生行为规范,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办学宗旨,对领导提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要求,用自己的勤政、谋政、廉政的实际行动带好头,把好关,搞好工作;对教职工提出外树形象、内练硬功的要求,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教学和工作的高手;对学生提出“低进高出”的要求,通过打好基础,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好学生。

通过多年的努力,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有特级教师2人,市级科带头人3人,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63人。“21世纪园丁工程”A、B、C类培养对象14人市级教学能手17人,市级课改专家组成员3人,学科竞赛优秀辅导员37人。五中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55篇,其中国家级12篇,自治区级34篇,市级9篇。有120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奖。其中蓝琛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林宇萍老师的优质课均获国家级一等奖。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以来的高考一榜上线率,除了个别年份,五中的上线率都在市属普通高中的前二名,备受世人瞩目,在社会上有了良好的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少工委“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绿色学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等30多个市级以上的先进奖项。2003年被自治区政府督学室评定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稳居桂林市先进学校行列。 以文泽鸿为校长的学校新领导班子。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对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这一总目标,提出了“强管理,抓三风(校风、教风、学风),重科研,促质量”的办学思路,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变原来的学科组办公为年级组办公,利于班主任机制和课任老师的沟通,互通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利于加强班级管理,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风,提高了教学质量。五中高考的上线率,继续稳居市直普通高中第二名,还出现了一些高分。其中,理科最高分587分,第二名585分,分列市直普高第一、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93分,列市直普高第二名。

为了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现代教学设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络中心和教师电子备课室。教师备课节省了时间,上课却扩大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学校99%的教师都能独立使用电教手段教学,能够自己制作课件,有的课件还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前边蓝琛老师获国家级一等奖,就是因制作《天上的街市》课件而获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积极参加了课件的制作。学生秦李琳制作的《气旋、反气旋演示仪》还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和国家专利。五中师生自制课件参加各级竞赛,有55件获奖。其中,国家级3件,自治区级25件,市级37件。

五中的教师,在搞自身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有国家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研究”,“中学生人文品质和科学精神培养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在全国“传美”课题研究的评定年会上,五中参加评选的22篇论文,有4篇获一等奖,其余的均获二等奖,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传美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此外,五中还是一所在艺术、体育教育方面富有特色、富有成果的学校。根据部分学生对艺术、体育兴趣浓厚、爱好广泛的特点,学校要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这部分学生培养、指导,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增强兴趣,课外活动陶冶情操、打好基础,业余训练磨练意志、提高能力等措施,培养了一大批有艺术、体育特长的学生。5年多来,这些学生有400余名考入高等艺术院校,有31名考入武汉体育学院等高等体育院校。这一成果,被一些外人喻为五中的支柱产业,大概是言不为过吧。五中培养艺术、体育特长生的规模和成果,已经跃居大桂林的首位,列广西的第二位。

在这众多的特长生中,有2004年被桂林广播电视报选为形象大使的卢婧,有2005年参加广西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的歌手潘傲峰,有先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田进、吕杰等。还有20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攻读研究生的伍艾。伍艾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又考入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4月,伍艾参加在法国举行的第一届欧洲巴洛克声乐比赛,一举夺取最佳演绎奖。4月,伍艾在她就读的学院选拔硕士的声乐比赛上,也勇夺第一名。不久,她又参加了第35届国际声乐大赛,又夺得了特别奖和最佳女中音两项大奖。伍艾的成绩,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也为她的母校桂林市第五中学增添了光彩。

今天,在纪念桂林市第五中学五十周年华诞的日子里,学校的2000多名师生员工,满怀激情地向昔日地学校领导、老师和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地谢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五中成长发展地志士仁人表示崇高地敬意!向从五中展翅腾飞地莘莘学子表示良好的祝愿!让我们一起缅怀五中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展望五中更加辉煌地未来,谱写五中更加灿烂的历史篇章。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