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高考化学(江苏高考制度改了几次)

2024-04-18 00:28:22

截止至2019年有五次高考改革,具体如下:

1、2000-2001年:实行“3+小综合”模式。

在原来全国统一高考实行的“3+2”模式(1994年-1999年实行)基础上,2000年,江苏高考变成“3+小综合”。“3”指所有考生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小综合”指文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1张试卷。文理分科仍然实行。

2、2002年:“3+大综合”模式。

“3+大综合”模式在江苏只实行了1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外,所谓“大综合”,考生要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大综合试卷。

3、2003-2007年:“3+1+1”模式。

这个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2门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的“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个“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课界限选择考试科目。

4、2008-2018年:“3+学业考+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秋季开始的这套高考模式,“3”指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语文、数学有附加题,“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

其中必选测试科目2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5门,成绩实行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

5、2019年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根据时间安排,江苏省自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扩展资料

改革背景: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改革方案: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参考资料:

人民网-江苏省高考政策变化大追踪 本世纪已变四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物理考了“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历史以科举题反观当今考试制度、化学关注环境保护、政治考到了“人民币升值”和“对微博的认识”……2012年高考6门选修科目考试昨天全部结束。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6门选修科目试卷亮点频频,热点迭出。本报第一时间特邀6科对各科试卷逐一进行评析。

 扬子晚报记者 张琳 王璟

 物理

 计算题难住不少考生

 评析教师:施永华(江苏省海门中学、南通市物理学科带头人)

 今年物理试卷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稳中求新。试卷结构与前四年保持一致,各题型所占分值不变。采用一个力学实验和一个电学实验来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试题所涉物理过程和模型,大多为考生所熟悉,常规且典型,但在考查角度、呈现方式上均有突破和创新。考生总体感觉“选择题、实验题、选修模块”做起来比较顺手,但计算题感觉难。部分题目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还是有不少考生反映,答题时感觉还是有较大难度,时间也不太够。

 1.知识点范围广,重视实际应用。试卷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1个主题及选考部分的12个主题。试题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立意新颖。如从第7题研究“家庭电路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到第8题研究“嫦娥二号”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运行,再到第13题研究“发电装置”和第14题研究“缓冲装置”等,题目情境和背景信息生活和科技气息浓郁,很有“亲和力”,但对考生建模要求较高。

 2.能力考查全面。例如第10题电学实验为多用电表探究黑盒子问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多用电表是否会用,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1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第(1)问还具开放性,要考生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2题B(2)要求考生直接利用所带考试用具测出有关物理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测玻璃砖折射率,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再例如试卷中第4题、第11题、第12A题都涉及图像,强调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第15题(3)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3.区分度较高。不同层次的设问能很好地区分出考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既使各层次考生能得到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分数,也在试题质量和难度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有较好的区分度,保证了A+、A、B+、B、C和D等级的科学合理的划定。如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磁场中运动问题,物理情境考生都比较熟悉,第(1)问大部分考生能完成,第(2)问较多考生能完成,第(3)问对考生的理解、推理和综合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层次的考生做该题时可得到不同的分数,但要拿全分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能力了。

历史

 均分易拿,高分难得

  评析教师:王生(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总体上看,今年的历史卷没有偏题、怪题,比较平和,预估难度系数在0.55左右,考生普遍感觉答题过程比较“顺手”。试卷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平实中迭出新意。尽管考查的大都是主干知识,却能在朴实中蕴含新意。具体表现在:(1)新材料的新观察。试题呈现的多是新材料、新情景,考查的指向和设问方式也别具匠心。如“辛亥革命后,嫌犯对法官的称谓”、“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困难”、“点石斋画报与洋务运动”等等题目都设置了新的考查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有些观点还是很新颖和独特的,如辛亥革命后,嫌犯在法庭上仍保留了对法官的传统称谓,这表明了此时新旧思想并存的社会现实,折射了人们观念更新的艰巨性;(2)旧题型的新拓展。“历史论证题”在去年的试卷中已经出现,但今年继续“向前走”,不仅体现在分值的增加上(由原来的6分增加到9分),更体现了考查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的进一步深化。此题以“学者对康有为的评价的变化”为媒介,综合考查考生深度释读材料信息并从中确立准确、深刻的观点和有效迁移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方面的能力;(3)切入社会热点的新创意。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题,将社会的和谐化与个体美德(素养)的提升有机结合;“科举制”题,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来反观今天的考试制度;“1934年上海市长的畅想”题,对城乡关系的联动发展进行了美好的设计等;(4)现有考查能力层次的新提升。试题中,答案直接源于题目材料或教材内容的题目基本消失,而将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灵活调动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有效的解题技能三者之间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将传统的简单识记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2、力求难度与效度的有机统一。试卷的难度,比较切合我省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命题技术要求。从考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感觉到选择题比较容易,主观题有些难度(“上手容易深入难”),这与同学们平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训练不足有关。从题目的内容来看,立足主干知识,这有利于保持较好的内容效度;没有两个不同教科书版本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民族和性别之间的歧视与倾斜,也没有阅读的障碍,不存在考查背景不公平的现象;试卷既考查出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也实现了较高的区分度。总体来看,考生得均分较易,得高分较难。

 化学

 没有偏怪题,总体难度不大

 评析教师:耿志坚(宝应中学)

 “今年化学高考题比较平和平稳,和去年题型、题量几乎一样。”“今年没什么偏题、怪题,难度较低,试题量不大,计算题也不难,做题思考时间充足。”“有两三个简答题没把握”……这些是考生考完后比较有同感的反映。江苏今年高考化学试卷总体特点: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

 1、立足基础: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

 2、注重能力: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能力立意”的原则。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如: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NO2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3、贴近实际: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试题内容尤其是Ⅱ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化工、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又一特点。如第16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了关注环境保护、生产条件的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

 4、简约朴实:试题力求文字凝练、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结构严谨,剔除花哨的铺垫,确保试题既具有严谨的结构又具有优良的检测功能;多处设问直奔题旨,较好地控制了试题的阅读量。

 政治

 人民币升值等热点都考到了

  评析教师:衡艳艳(宝应中学)

 2012年江苏政治试题稳中求变,不乏新意。大部分考生认为今年的政治试卷与去年相比难度不大,比较平稳,无论从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考查的知识点看,都是平时强调的知识点,没有冷僻的时政,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时间上总体感觉只要安排合理,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难度不大。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彰显政治学科特色。试题保持了相对稳定性,重视本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如试题所涉及的经济生活中的汇率的计算、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政治生活中的政府、公民等知识、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知识、国际组织中亚太经合组织、文化生活中传统节日等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

 2、注重能力考查,彰显江苏课改特色。在政治考试中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政治学科基础知识,但绝不是简单地背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主要还是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试题贴近生活、关注人文,背景材料大多直接来自社会生活,直面当前热点,如1—6时政选择题都是当前的热点;主观题第34题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不同企业的对策。

 第35题从政治生活及哲学角度分析如何对待微博和人们对微博的认识;第36题的传统节日衰落的原因、如何帮助传统节日走出困境,也都是目前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

 其次,试题继续保持了一定的探究性、开放性,如36题第3小问以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对比为课题,让学生设计一个活动,有利于考核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此外,本次试卷36题还注意通过合并材料为考生留足考试时间,给予考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高了考试结果的有效性。

 生物

 难度略有下降,区分度较高

  评析教师:高树春(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生物组教研组长)

 纵观今年高考生物试卷,感觉区分度较高。考生普遍反映试卷难度略有下降。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分布较合理,命题有新意、考查形式灵活,第30题考查遗传病的判断及发病几率的计算,平时训练较多,感觉容易上手。最后一题探究NaHSO3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还要求画图,比较新颖。

 1、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内容的考查。试题大多以实验或科研素材为背景,情景新,试题灵活,体现学科特点又联系实际,加大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在新情境下应用以及实验能力,如第2、9、15、16、17、18、19、29、31、32、33等题都与实验有关。今年高考试题的突出特点是实验题与非实验题难以区分,大量以实验材料为背景的考题是非选择题的主旋律,选择题主要考查书本实验,如第9题,非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评价能力,如第29、30题。要求学生熟悉教材中相关科学家的实验思想、实验的相关原理以及操作细节,灵活运用书本中相关实验知识和结合自身的实验体验解决相关问题,如血球计数板的应用、酵母菌固定化等,对于真正完成书本实验操作的考生是有利的。

 2、突出考查主干知识,覆盖面广。今年的高考试卷突出考查重点和热点内容,如第1题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第8、14题考查细胞分裂,第30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第26题考查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等相关知识,第31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方面的知识。覆盖并打通五本教材,考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第32题考查基因工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体现能力立意,突出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试卷图表题多,全卷选择题出现5处图表,非选择题出现8处图表,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加大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新情境材料下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注重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处理能力的考查。题干情境新颖,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答题的机敏性要求较高,体现高考对审题能力的要求较高,杜绝了死记硬背,不再纠缠于基本概念和结论性语言,但要求学生必须用专业名词、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以体现出生物专业与非生物专业学生的答题差异。高考强调答题的准确、全面和表述规范对生物学科教学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地理

 考到“海洋权益”等重大问题

  评析教师:姜竹君(江苏省海门中学)

 今年地理试题形式与难度平稳,保持了连续性。题型题量与往年相同。试卷的总体难度与去年大致相当,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区分度合理,虽有少数难题,如地质构造判读,但不怪不偏,忠于教材,对于思维能力强的考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学生考后普遍感觉比较顺利。今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考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的少了,对现有素材灵活分析的多了;对解题特殊技巧考少了,对大众性思维考多了,让大多数学生入得了题,动得了手,拿得了分,但也有些知能要求较高的难题,从而提高了区分度,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1、考查内容主要为高中地理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主要有地球运动、气候、天气系统;人口迁移;城市功能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区际联系;环境问题、地理信息技术等。

 2、依托图表考查能力,体现学科特色地图是地理的核心。考题均以图表为试题的切入口,重点考查了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测试考生获取地理图表中的有用数据,并就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判读,进而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地理思维能力。

 3、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以致用。今年高考试题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能力立意、学科素养为核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实问题或重大的地理社会问题。如“天宫一号”、“南水北调”、“节能减排”、“海洋权益”、“水土流失”等地理时事为命题素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启示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适度关注时事地理,关注生活中有用地理,提高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

 省考试院约请阅卷组专家 点评高考语数外试卷

 语文

 作文命题防范套作

 昨天,省教育考试院约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阅卷专家组成员对试卷进行评析。

 今年的语文试卷,总体上延续了往年语文试卷的结构和基本形式,没有偏题和怪题,所有考查内容均在考纲范围内。正卷及附加卷,维持了正常的题量与常规的题型,形式规范、难度适中,保持了江苏语文考卷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全卷的配置看,命题不在奇、异、偏上做文章,却在看似眼熟的一道道试题中,将能力层级的不同要求和难易变化的不同考查设置其间,既考知识水平也考办法能力,信度和效度都较高。具体说:

 一、稳定、透明,能够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无论是古诗文阅读题,还是现代文阅读,包括作文的命题,尽管选取了内容完全不同的阅读文本,但命题的基本思路和目的要求均未改变。题量题型基本没变,特别是设疑提问没有刀走偏锋。诗词鉴赏及现代文阅读题,题干的表述更加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题意。对考生而言,水平的区分度也能充分显现出来。

 二、选拔、检测,能全面反映实际教学效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方向和《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具体指向继续体现于一卷之中。从凸显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到强调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从体现高考选拔性的功能特点,到检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2012试卷的核心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特性方面仍是积极有益的。

 三、优化、激活,有利于教学回归课堂

 四、突出的时代性与人文性的有机交融。

 试卷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体现出与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较高的关注度。如第四题以直观、感性的漫画指出年轻父母在育儿观念上存在的偏误,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抒情小说《邮差先生》,借小城邮差的慢生活画面,让人体会传统生活的美感,启发人们思考现代生活的得与失。古诗词鉴赏选用五代词人温庭筠的《梦江南》,回避了名家名篇,更加突出从情感角度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与鉴赏,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性。

 数学

 突出双基区分提升

 2012年高考江苏数学试卷继续遵循了新课程高考方案的基本思想,试卷结构稳定,突出双基,重视能力,知识点广,容易上手,难度递增,区分提升,利于选拔,各种层次的考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

 卷Ⅰ的填空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数学能力考查体现不同的要求,较去年稳中有降。1~9题是体现最低要求的容易题,只需稍作运算即可顺利完成;10~14题复杂程度、能力要求和解题难度有所提升,对把握概念本质属性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出较高要求,对考生的想像力、抽象度、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提出更大的挑战。

 解答题着重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第16题、第15与17题、第19题、第18与20题分别形成四个不同的水平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和推理论证的最低要求;第二层次重在对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基本运算能力的要求;第三层次突出对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加大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度;第四层次重点考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考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和高水平数学素质的要求。但是每道题设置由易到难2-3小问,对考生提供了启发性帮助。

 2012年高考试题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逐步深入,使学生解题入手容易,心理状态平和,正常发挥能力,自我满意程度提高。今年试题能力要求提高,层次区分明显,获得高分并非易事,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各自满意的人才。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在学生、家长和教师中,在学校、民间和社会上总体上获得良好的评价。

 英语

 重基础扩知识

 一、重基础

 2012江苏高考英语卷在题型设置、考核重点、题量、难度等方面保持了近年的命题特点,强调对考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新课标体系中的考试要求,包含听力、英语知识运用(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以及书面表达等五个部分,题量与往年相当。其中,涉及英语知识的考核覆盖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名词、动词、动介搭配、非谓语动词、固定短语、虚拟语气、各类从句、时态等知识点。

 二、显能力

 2012江苏高考英语卷在重视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凸显了对学生基于英语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查。其中,听力部分的考题偏重对日常交际能力的考查,如语境判断、对话细节理解、信息收集与记忆等能力。完形填空部分有关“独处”的文章、阅读理解部分有关医药的文章则强调学生对用英语表达的抽象概念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这种考题设计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江苏中学英语教育的进步与优势,即英语教学不再停留于词汇、语法等静态的语言层面,而是上升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动态能力层面。

 三、扩知识

 2012江苏高考英语卷同时还具有鼓励学生扩大以英语为载体的知识面的导向性特征。考生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还应该学会用英语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反过来也可以利用较为丰富的百科知识来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的效率。阅读理解文章中有关“George Clooney”、“Penélope Cruz”等演艺名人的语句、关于“胶囊药物释放机制”的科学描述、以及书面表达中有关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等等,都需要学生注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不仅限于对数量有限的英语词汇和语言规则的掌握。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