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对比(新能源和燃油车销量对比)

2024-03-28 07:29:29

现在油车和新能源比例大致为7:3,即油车占70%,新能源占30%。

2023年上半年,整个车市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新势力品牌不断涌现,而燃油车销量却呈现急速下滑的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全年汽车销量力争达到270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00万辆左右。

然而,截止2023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2.7%,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增长,燃油车是否还会出现新的爆款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新能源车能够更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动力,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同时新能源车型对环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次,燃油车在动力、操纵和NVH方面普遍不如同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油耗也不如插电混动和插电增程车。

尽管在市场份额上仍占据一定地位,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并逐渐减少。相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对燃油车市场构成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承认,燃油车的发展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未来的纯燃油车将难以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该如何选择

随着油价的快速攀升以及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把家里第二台车型锁定为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各大车企也都各显神通,纷纷推出了极具特点的新能源车型。今天,小编也给大家推荐两款不错的跨界新能源车型。

MG MULAN

9月13日,上汽集团宣布MG MULAN(海外定名为MG4 ELECTRIC)全球上市,售价区间12.98-18.68万。当天,万辆MG MULAN在上海发运赴欧。作为上汽MG旗下全球纯电超能的跨界车型,新车充满科技感的外观和丰富的撞色搭配,让时尚与科技语言相互碰撞。

新车采用较为个性的外观设计,搭配狭长的前大灯组,整体视觉很有攻击性。在细节方面,新车的前灯组采用了三角形设计,官方称之为“灵动科技矩阵大灯”,并且,新车还在前保险杠的下方加入了碳纤维风格竞技前唇,对于一款全球车型来说,气场完全不输合资车型。同时,MG MULAN还将有路转粉、回头绿、高冷灰等7大车身配色可选,基本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87/1836/1516mm,轴距为2705mm,在同级别的车型中,也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次,新车的A柱还做了前移的处理,不仅美化了车型的外观造型,还进一步可以保证车内的驾乘空间。从远处看,MG MULAN还有种“西装暴徒”的感觉,极度凸显了MG MULAN卓尔不群的气质。

新车尾部的造型由不规则状的“贯穿式”尾灯组构成,搭配镂空双幅尾翼的设计造型,呈现出不俗的高级感。新车的后尾灯虽然采用贯穿的设计,但在中间光源的部分却以MG品牌 LOGO分割,最终形成分体式的光源,相信点亮后会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同时,车顶还采用了分体式设计的扰流板,搭配上下包围的银色护板扩散器,确实营造出个性十足的视觉效果。

大众ID.3

大众ID.3作为大众ID.系列推出的纯电动紧凑车型,整体增加入了不少时尚的设计元素,上汽大众官方还给出了“潮趣电动”的定义。贯穿式前大灯搭配封闭式进气格栅,两侧狭长的前照灯向后延伸,增添了一丝运动氛围。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61/1778/1568mm,轴距为2765mm,第二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后备箱最大容积可扩展到1267L。虽然该车整体不算庞大,但绝对可以满足家用。

车身尾部线条凌厉,与前脸有着很强的呼应效果,虽然尾灯不是贯穿式的设计,但整体造型还是很耐看的,与大众传统燃油车相比,多了一分年轻时尚感。整体来看,两款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截然不同。MG MULAN作为上汽MG旗下全球纯电超能的跨界车型,设计感十足,足以凸显年轻人的性格。然而,大众ID.3小巧的造型也就更适合新手司机,受众群体也较小。

MG MULAN

在内饰方面,MG MULAN整体十分简洁,整体由7英寸液晶仪表与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组成。同时,内饰提供黑色、黑灰拼色、红白拼色三种配色方案,丝毫不失奢华感,整体呈现出年轻活力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运动理念。细节方面,新车还采用了类似于琴弦元素的空调出风口设计,搭配旋钮式的换挡杆,质感明显提升,风格非常欧洲。

大众ID.3

大众ID.3车内整体设计偏向简约,物理按键较少,均主要通过中控屏幕的滑块实现操作,内部由一块5.3英寸液晶仪表和一块10英寸中控大屏搭配而成,配备智慧车联系统4.0,丝毫不失科技感。虽然座椅采用了织物/仿皮混搭的设计,但整体舒适度还算不错的。内饰方面,针对大众ID.3的内饰设计,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这确实与大众传统的燃油车型不同,整体设计也更加年轻化。而MG MULAN更考虑年轻消费者的感受,不仅兼顾家庭用车需求,还更符合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的理念。

MG MULAN

作为MG面向全球的重磅产品,MG MULAN整体依托上汽集团的全球研发体系。MG MULAN整体采用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打造,搭载上汽“魔方”电池,并提供51kWh(磷酸铁锂电池)和64kWh(三元锂电池)两种电池包。值得一提的是,该“魔方”电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采用了LBS躺式电芯和CTP技术,可以使电池整包厚度降低至110mm,并为车内腾出了垂直的空间。其次,两驱车型续航里程分别为425km和520km,四驱车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60km,完全满足了消费者正常出行的需求。在电池安全方面,MG MULAN凭借EURO-NCAP欧洲五星安全标准的研发,具备“零燃科技”五重递进式电池包防护,7*24H的自我热失控监测,再加上独有 LBS躺式排布电芯设计,完全保证了新车的电池安全性能。毕竟,MG MULAN肩负着“抢攻”欧洲市场的使命,整体性能表现还是不容小觑,确实要比不少纯电动汽车产品强许多。

大众ID.3

作为大众ID.家族中的首款量产车型,大众ID.3搭载后置永磁同步单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续航方面,容量57.3kWh的三元锂电池,可以带来450km的NEDC续航里程,对于家用通勤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里程焦虑。

MG MULAN

MG MULAN全系采用后驱架构的设计,匹配五连杆后悬架,顶配的四驱版本,0-100km/h才仅需3.8秒,这表现确实不俗。在起伏路面时,新车也可以表现出很好的平顺性及减震效果,并可以为车主带来稳定的操控表现。其次,新车拥有较好的灵活转向性,50:50的轴荷比,再加上490mm的超低重心,实际表现也是十分亮眼。

大众ID.3

大众ID.3采用后置后驱的设计,后五连杆悬架设计除了让车辆拥有更好的支撑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德系驾控体验,加强乘坐舒适性或与道路的连接。其次,大众ID.3的底盘平整度较高,新车在下摆臂的下方还放置了一块下护板,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风阻系数,近而有效提升了续航和操控性能。动力方面,MG MULAN3.8秒破百的性能表现,确实在20—30万元区间的车型中比较少见。总而言之,MG MULAN凭借强大的动力表现,也是将超跑级的加速性能门槛拉到了普通的消费人群中。毫无疑问,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两款车型都希望尽快抢占新能源市场,两款新车不单单是作为传统车企转向新能源的先锋军,更在于其还肩负着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一大新选择。然而,MG MULAN对比同级主打家用的大众ID.3颜值更高、配置更高、性能也更加运动。对比两款车型的顶配版本,MG MULAN不仅Alcantara、360倒车影像,而且MULAN前后都是碟刹,配置方面也更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价格方面,MG MULAN用也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一款纯电动“小钢炮”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越野大熊猫,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该如何选择

1.优劣势对比

传统汽车的优势在于:

续航里程长,可以行驶数百公里,加油方便,不需要充电设施;成熟的制造技术和销售渠道,维修保养容易;相对便宜,购买和保险费用相对低廉。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在于:

对环境友好,能够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低噪音、平稳,驾驶舒适;使用成本相对低,维修保养费用较低,充电费用相对较低。

传统汽车的劣势在于:

对环境不友好,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燃油价格波动大,使用成本较高;燃油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噪音比较大。

新能源汽车的劣势在于:

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购买成本相对较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2.安全隐患对比

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都有一定的风险。传统汽车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而新能源汽车可能因为电池等零部件的安全性问题而引发火灾等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3.技术瓶颈对比

传统汽车技术相对成熟,但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存在瓶颈。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的瓶颈包括电池寿命、充电效率、动力电池重量、续航里程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

4.新能源汽车适用情况和未来走向

新能源汽车适合那些经常需要短途出行、注重环保、愿意追求科技感的人群。在城市出行、代步、上下班等日常使用中,新能源汽车是比较适合的选择。另外,如果家庭有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可以使用充电桩的停车位,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是很划算的选择。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预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加。政府也会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充电便捷性,同时逐步淘汰传统燃油车。可以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充电效率和更安全的电池技术。此外,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等也将会逐步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