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氪新能源(科创板:新势力再生资格战)

2024-04-18 00:38:11

文?|?Karakush

造车新势力正在一改上半年的死水之相,迸发出一派新生机。

比如昨天(10月13日),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天际汽车已于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金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资方根红苗正,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国有银行;以此为号,天际同时已开启了IPO的准备工作,计划于2021年上市。

尽管该篇报道中没有指明,但按照此前的口风和匹配的选择来看,天际剑指科创板。

下半年以来,科创板成为还在私募里深泳的造车新势力们的“众矢之的”,人人都想登陆,最好还是第一个上岸。

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威马,他们在9月完成了D轮、也是Pre-IPO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和上汽集团联合领投,总金额100亿元人民币。据《36氪》消息,威马已经启动了公司股份制变更,为登陆科创板上市做准备,或将在10月公开提交材料,上市辅导机构是中信建投。

还有不少积极地在枪鸣的。

比如合众旗下哪吒汽车在7月发布要启动C轮融并在年内完成30亿元融资,计划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比如爱驰此前也透露,目前已与多家券商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了深入沟通,正式启动IPO筹备,融资将在近一两个月内关闭,下一步就是Pre-IPO,争取尽早在科创板上市。

再比如恒大也已公告了自己的“回A”计划,拟发行人民币股份于科创板上市。

科创板是新势力企业的“天作坑位”。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文件,科创板是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设置的板块。

点名概念,加上相比主板较为宽松的入场门槛,仿佛是新能源汽车的保送通知书一样。事实上,一年多前科创板开板,有过传言或者公开表态要上科创板的新势力企业数量就有十几家。尽管如此,它们并没有出现在首批名单中。

如果看一眼首批25家名单即可知,主要是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制造、航空航天等更基础的“硬科技”。经过一年多时间,应该先富起来的都先富起来了,终于轮到整车了。

眼下这个热闹的景象,就像上一轮抢座位竞相绑定地方政府圈地支持一样,大家都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科创板是这一轮的唐僧肉,谁能啃下来谁就能延年益寿——这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啃不上的小怪们恐怕会比现在变得更加被动。

首先是能拿到钱。

一方面解决早期投资人的退出问题。这批积极想要IPO的新势力,大多起事于2015年前后,至今五六年时间,该给陪你创业的天使一个交代了。

另一方面更关键,解决下一阶段的发展需求。几乎所有新势力都处于需要融资输血才能为继的状态。即便是立于潮头的新势力企业,比如月交付量最多的蔚来,目前也只能实现毛利率为正,要通过盈利自力更生仍需努力一阵;大量都是毛利率为负的朋友。

然而融资难的困境已无需赘言,今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或不得不转型重组的例子,我们枚举得够多够乏味了,其中也包括几家曾经扬言要进军科创板的企业。

现在还在冲刺的难兄难弟,基本都是有量产的幸存者,进入了市场竞争阶段,对投资规模要求升级,能举得动筹码入场的资本不多,并且理性来看会不由分说往头部两三家集中,标的的生存概率更大,投资回报更妥。毕竟业内的预判是,这一踏乱花最终也就会剩两三朵。

从销量和声量来说,蔚来、理想和小鹏是目前最有希望的,他们的共性不只在于都在美股上岸,创始人们的互联网背景也为企业在资本方面争得一定优势,三分之二甚至此前已做成过一家美股上市公司,他们在个人财富与社交网络上与大多传统车企高管出身的创始人拉开了一定的身位,虽然后者富于行业见识,对产业链上更为熟稔,但是比如融资意识和效率会相对弱些。

在今年理想和小鹏先后IPO后,美股市场上中概股新能源整车企的数量突然达到三家,这或许已经是个相对饱和的状态。除了中美关系愈发敏感微妙,企业本身目前的实绩大抵都是针对中国单一市场,对投资者来说,这些被视为特斯拉概念,再多雷同的中概股很难有出跳的机会。美国韭菜也喜欢头部,全世界的韭菜都喜欢。

科创板降临的时机简直不能更及时,我一点没想救伯仁,这缸伯仁却很可能被我救活了。人民币通道稳而刚,上市条件五选一,可以不盈利,财务指标看预计市值、营收、研发经费,并且审核效率相对主板要高得多,通常从提出申请到完成注册只要半年,非常适合新势力的情况。

以威马为例,根据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的说法,C轮结束时威马估值就不止于300亿元;至于营收规模,如果按照单车售价15万元为计,一年只要卖出2000台车,营收就能超过条件中规定的3亿元,而上个月威马单月销量就超过2000台,管够。

事实上,科创板中已有比新势力更飘的项目,比如“泽璟制药”,首个未盈利且——无营收无营收无营收的公司,真正的一毛不拔。

其次是钱真的多。

从2014年起,A股发行市盈率一般不超过23倍,虽然不是明文规定,但是几乎约定俗成。科创板则一脚踹开了这条红线,完全市场化定价,也就是说,你够牛逼市场就敢给,截至目前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公司是微芯生物,其对应发行价20.43元/股的发行市盈率高达467倍,上市后更有一度飙至近2000倍。这意味着你在科创板上市能比在其他板块上市募到更多的钱。

今年以来,已有113家公司登陆科创板,合计首发募资1872亿元,在年内A股IPO募资中占比超过五成。

同时,科创板也还在向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成长,比如今年7月出台了再融资规则,为上市企业提供持续融资的能力。其中诸如“小额快速”再融资的简易程序,最快6天完成,企业再融资的操作性和灵活性就大大提升,在竞争激烈、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就尤其受用。

从概念来说,新能源和特斯拉概念的涨势也特别刚。截至今天北京时间凌晨4点蔚来股价今年累涨超481%,小鹏股价比发行价涨幅近31%,理想涨幅超25%。而在A股整车领域投资标的很少,可以说只有比亚迪,今年累涨168%,概念红利于是体现到了电池等上游,也是一片大好。可以想见新势力登陆科创板后,不免俗地会火。

最后还有品牌效应,或许能带动钱滚钱。

登陆科创板本身就是一个经过严格审核的官方背书,相当于有国家“硬科技”盖戳。

先前提到的门槛宽松只在于财务条件上,但是对于门类资格的准入还是相当严格。一是有些“精准扶贫”的意思,保证要把资金真正给到高科硬科企业;二是有新三板的前车之鉴,无节制、低质量的放入,只会导致整个市场融资能力下降。

因此一年多来,科创板的科创特征十分坚挺,大多来自电子(半导体)、医药、信息服务等领域,对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及增长从数据上都能体现出自我要求,没有科技含量的不给上。

眼下新势力之间甚嚣尘上的上市竞速,就更好理解了。如果能成为“第一股”,或许能突围由美股三杰形成的头部格局,那么更重磅的投资人、更高的市盈率、更多的运营经费,甚至在市场上能产生更优秀的口碑吸引销售转化,都是可能的。

不过,目前在整车领域,其实是传统车企跑在前面。

9月28日,上交所披露,吉利科创板IPO过会。初始发行不超过17.32亿股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5%,募资总额约200亿元。尽管在最终上市前还要通过证监会审核、询价、挑挑黄道吉日等步骤,但不出意外吉利应该就是科创板的“整车第一股”,业界预计他们能在年前完成。

除了吉利本身的动作很快,6月底浙江证监局就披露了他们科创板上市辅导计划,8月底前就完成上市辅导——科创板也提供了政策条件,打开红筹企业回归的通路,并且针对吉利的审核效率也确实高于平均水平,9月1日申请,9月28日通过,不是随便一家企业都能有此待遇,同期也就是蚂蚁了。可见科创板对于重要企业还是有倾斜的。

至于新势力,还有硬流程要走,目前进度最快的威马已公布上市辅导机构是中金,一般辅导期就要3-6个月。但吉利率先上市,或许不妨碍新势力中再角逐出一个第一。虽然新老共举同一个大概念,长远来看也必将趋同竞争于同一个赛道,但国内投资目前对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还是有明显的认知差别。

当然,速度还是必须的,先上先有钱先有活下去的机会,过去三年如果教会了诸君任何事,还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老梗。此外,业界也有担忧,科创板对整车企业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汽车产业上市很快就会转向核心技术供应商,比如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等。

无论如何,即便能成功IPO,也只是获得一个扶起来站着的资格,后续能走多远仍旧看业绩。资本市场对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信心与想象,终究还是要随着真金白银落脚到具体销量上,市场很好你持续卖不动,再高科硬科也于事无补。

这或许会成为一部分企业的下一个难题。从自身发展阶段来说,现在未必是新势力上市最成熟的时机,很大程度是被资金需求的必要性裹挟着去上市。上市之后财务数据公开,也会是一个风险。当然那都是后话,在没穿上裤子之前,先不过分担心裤子上有没有拉链这些小事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新势力“不讲武德”—燃油老炮的纯电初体验,威马EX5试驾

广汽新能源旗下中高级智能定制座驾?Aion?S,是基于广汽第二代纯电动专属平台GEP打造,综合续航510km,搭载Adigo自动驾驶(顶配独有)。

Aion?S其中分为Aion?S魅和Aion?S炫两个系列。其中Aion?S魅是主力款,定位高端,旗下分为5个型号,从价格由低到高分别是魅580、魅630、魅Evo630、魅630安全智驾版、魅Max630。

Aion?S炫定位是比魅低一点,应该是走量型号,现在有不少网约车都在用。Aion?S炫有两个型号炫580、炫630。

全系车型尺寸相同,长?X?宽?X?高是4768?X?1880?X?1530mm,轴距是2750mm,主要区别在于续航里程的不同和外观配置上的差异。

本次试驾的是两个系列的次低配车型,魅630和炫630。两者的NEDC续航里程都是510km。今天就先从Aion?S魅630开始说说体验。

1、外观

Aion?S魅的外观设计是叫做穿云箭的家族形象,所谓"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这样的设计语言还是很有江湖豪气的。前脸最有辨识度的就是一条镀铬装饰,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穿云箭?,这也是区别于Aion?S炫外观上最大的不同。见下图车标位置那条贯穿左右的银色线条。个人感觉这车的黑色款很有高级感,我更喜欢黑色的外观。

其次是T型的LED大灯是魅全系标配的,这也是不同于Aion?S炫外观的明显区别。本次试驾的次低配没有LED的日间行车灯和雾灯,中配和高配车型上有。自动大灯这个配置就只有最高配的车型上才有。从车灯配置的逐级变化上看还是明显区别了家族各成员的身份。

快充口的是在左侧主驾驶后方,慢充口在车右后方,和汽油车加油口相同,因为车主一般情况下都安装的是220V交流充电桩,所以最常用的口实际是慢充,方便车主从汽油车过渡的使用习惯。尾灯也采用了现在新能源车很喜欢使用的贯穿式尾灯,和前脸那个镀铬装饰穿云箭遥相呼应。

官方给出的参数慢充从0到100%充电时间≤10小时(6.6kW充电桩),快充从30%到80%时间≤47分钟(100kW充电桩)。下图是小编实测充电的情况,时间关系没有测试完整的0到100%的充电速度。

后备箱的标准容积是453L,整体表现很好,很平整,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进一步扩大后备箱容量,在车主装较长行李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掀开后备箱盖板,发现本车是没有备胎的,不过官方提供了一系列的补胎工具供应急使用。

满载最小离地间隙是125mm,属于底盘偏低的。

底盘低对操控有大帮助,但对通过性有影响,实际取舍就看车主的喜好了,个人认为买轿车就是更注重操控。实车从底盘视角看还是有一些摩擦的痕迹。

2、内饰

本车采用了12.3英寸屏全液晶组合仪表和12.3英寸中控高清触控屏做了一个一体化的设计,整体观感很和谐。其中全液晶组合仪表根据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ECO、NORMAL、SPORT),还有三种主题颜色外观可供选择。

有个小问题就是这两个屏幕在强光下反光比较明显,导致特殊情况下存在看不清屏幕的问题。

采用两幅式的方向盘,方向盘仅支持上下调节是一个遗憾。功能按钮配合四个上下拨杆使用,每个拨杆的操作触感基本一样,没有辨识度,盲操的话还需要适应一阵。个人更喜欢上下左右的四向按键。

12.3英寸中控高清触控屏,视觉观感还是相当不错,操作逻辑也很清晰,可以让车主快速上手,找到所需功能。

本车空调支持全自动双区恒温空调和后排出风口,这也是魅全系标配的功能,点个赞!中控屏幕下方是空调的触控按键,触摸会有声音反馈。实际使用中小编遇到了光线太强看不清空调按钮的情况,这算是个小小的缺陷,希望新款有所改进。所有的按键都采用了钢琴烤漆的工艺,外观看起来很漂亮,但是也是个指纹收集器,想保持美观,车主需要常备一块擦镜布。

没仔细擦的中控屏,需要一个勤劳的车主o(╥﹏╥)o

中控屏下面是一个无线充电区域,这点必须给好评,现代社会,手机充电太重要了。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充电板是横置的,充电的时候再想看手机就必须要拿起来才行,使用上略有不便。

再往下是档杆和菜单按钮、音量/开关旋钮、驾驶模式按钮,这三个按钮下面是个带滑动盖板的储物格,小东西放进去可以关上盖板。大东西可以打开盖板直立放置,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实用。

Aion?S的魅全系都是带有电动全景天窗及遮阳帘,可以一键开启和关闭。而且顶配具有太阳能全景天窗,就是除了是一个普通天窗以外,还能作为一个太阳能电池给车的蓄电瓶充电。可惜本次试驾的次低配没有这个功能。没能实际体验。

本车座椅使用了仿皮质座椅,整体舒适性不错。顶配配备了真皮座椅,而且是赛车一体式的运动座椅,羡慕的同学看好自己的钱包哦。

Aion?S的后排表现堪称同级别优等生,中央的地台略有凸起,基本不影响中间乘客,坐垫的长度也够长,可以给腿部足够的支撑,缓解长时间乘车的疲劳。

整车的内饰感觉还是很ok的,可能有点超出了小编的预期,有一点像B级车,整体精致的做工结合良好的噪音控制还有足够用的空间,恍惚间让人有B级车的感觉。

本车使用了17英寸七辐铝合金轮毂,配上215/55?R17的轮胎,整体上显得很沉稳大气。

试驾中还出现了点小插曲,幸亏氢氪出行的工作人员及时赶到,问题得以解决,为他们的服务给个好评。

最后,献上一张魅的美图,广汽新能源Aion?S魅630静态体验到此结束,下篇,小编会带来广汽新能源Aion?S炫630的体验,以及魅和炫两者的对比差异分析,请各位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氢氪出行深度试驾官——“逆风飞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一名燃油老炮儿,面对新能源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浮沉,我保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我热爱性能,注重可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用性、实用性、品牌性也不能落下。早些年低质电动车带来的不良影响,让我对新能源车的看法仍停留在“老年代步车”的阶段。但最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变身新能源车主,并且表示“开了就回不去了”,其中不乏我的老婆,摇旗呐喊?“哪怕一年不买包,也要入手特斯拉!”

有次夫妻的枕边夜话便是电车与油车。

我问她:“抛开车的颜值不谈,为什么喜欢开电车?”

她说:“科技范,前卫时尚,开着轻,没动静,充电省下的钱能买包。”

当她问我:“抛开续航与充电不谈,为什么非要开油车?”

我说:“喜欢机械感,快,好玩,够爽!”

她一个白眼翻过来:“说的好像你开过纯电动一样!”

随后的第二天,她甩给我?威马EX5的车钥匙,说:“氢氪出行深度试驾,开一圈回来再和我说话!看看是我被怼的体无完肤,还是你有所改观!”

于是,一个燃油老炮将纯电初体验,奉献给了这台威马EX5。

看到这车的第一眼,我便明白为什么她会喜欢。虽没有特斯拉那般惊艳,但省去了前脸的进气格栅,换成了颇具想象力的发光logo,和贯穿式的尾灯相互呼应;车身没有多余的线条,隐藏式的门把手和后视镜会随着车主的靠近缓缓弹开……这第一眼,便感觉我的燃油老古董顿时不香了,怎么说呢,有种老炮焕发青春的感觉!

进到车里,最吸引我的就是悬浮中控屏。气泡的设计类似于iwatch,它会优先展示常用功能,比如导航、音乐。

当车静止的时候,它可以横屏过来连接爱奇艺。此时,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万一和媳妇吵架了,还能来车里看球刷剧,这就是“Man?cave”男人的空间!

内饰的做工很精良,象牙白的软包材质足以提升档次,音响虽不是国际大牌,但是这设计足以把我唬住。

据说威马EX5是可以终身免网费的,4G的网络并不卡顿,全语音的控制为行车提高了那么一丝丝的安全感。我习惯于开车的时候听听音乐,之前的操作是下载到优盘(太麻烦),或者连手机蓝牙(微信发语音有延迟)。

但是这辆威马EX5可以直接连接到QQ音乐,各种新歌、热歌随时听,不再纠结于优盘还是蓝牙。

还有一点比较惊艳的是这辆车还带有clean?pro头等舱系统,可以净化车内的空气。这个功能让车不仅是一个出行的工具,更像是一个更懂你的管家。

关于空间,车里坐五个人没有问题,后排地面纯平,中间也可以坐一个人,后排腿部空间也够用,但是也没有宽到令人难忘。我们一家五口,带上老人孩子一起出行坐着也会很宽敞。后备箱是普通家用车的容积。

总体来说,空间完全能满足日常家用需求。但是有一处细节很吸引我,便是车内随处可见的USB接口,暖暖的很贴心。

总体来说,外观讨喜、内饰漂亮、人性化……静态体验足以圈粉。

威马EX5的账面数据显示百公里加速8.3秒,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输出218马力,电动机总扭矩315N.m,有ECO和sport两种驾驶模式可以选择,感觉就是中规中矩的家用车水准。但是作为热爱性能的燃油老炮儿,仍想用激烈的驾驶体验它的sport模式。

红灯变绿,我一脚“地板电”率先冲出起跑线,这种轻快与灵敏给了我一丝的惊喜。但是这惊喜过后,后来者居上,中规中矩的驾驶感受逐渐打消了我的热情。

对于ECO的动力输出就很佛系,能有很明显的拖拽感,方向盘比sport模式更沉一些,难道转向助力很费电?

转向轻便,像在玩赛车,悬架调校有点硬,激烈的驾驶不太适合威马EX5。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同,驾驶感受也不同,在这里就不过多描述,各位看官可以亲自到氢氪出行深度试驾感受感受。

相信很多像我一样的燃油老炮,对新能源最大的质疑就是续航和充电,就连前文提到的老婆的发问都抛开续航和充电不讲。那么,威马EX5的续航会不会让我焦虑?

下面是我的试驾路线:河口东软→旅顺军港;旅顺军港→高新万达,一共62公里。这是我平时最常走的路线,正值大连的初冬,车里需要开暖风空调,同时放着音乐,副驾驶坐着老婆,所以这一路我很安分守己,燃油老炮那种激烈的驾驶需要克制再克制。

出发前,我看了下表显,剩余75%的电,续航309km,中途没有停车,当我到终点时,表显剩余45%的电,续航203km,也就是说,我用了106km的表显续航,实际跑了62公里,还是开着ECO?这趟行程我没有玩的很high,但是这续航折扣确实让我大跌眼镜。

接下来便是充电,账面数据没有说明它的电池能量与百公里耗电量,但说明了快充0.5小时,慢充30%~80%电要8.4小时。

就近选择了网络大厦的“特来电”充电桩,额定功率15kw-60kw,额定电压200v-500v,价格是1.85元/度。(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在电动车的充电桩前停满了燃油车,找到一个空位充电桩真是不容易,试想,如果此刻你的电动车没电了,急需补电,用尽最后电量开到充电站,却发现车位被燃油车占满,此刻你是否会心态炸裂?所以再次想呼吁广大燃油车主,尽量不要在充电桩车位停车,方便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从45%充到65%用了21分钟,花费19.41。但是65%的电量仍然让我焦虑,于是再次充电,从65%充到86%用了34分钟,花费20.32元,此时表显续航355km。

接下来,算账。从45%充到86%花费了39.46元,但是目测这41%的电能跑80km(开着ECO,空调,音响,不激烈驾驶的情况下)合着1公里5毛钱?这电费堪比燃油车啊!

说实话,这一路,续航焦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没电了直接停马路中间怎么办?哪里有充电桩?但这一路也让我明白,续航焦虑不是来源于车辆储能不足,而是补电的难度。

一位资深玩性能的老炮儿说,他的三缸科鲁泽一箱油也就能跑350公里。这辆续航400km的威马EX5会让我焦虑,同样,续航600km、700km甚至更多的新能源车也会让我焦虑。若是在行程紧张的情况下,我是根本没有时间耗一个小时为车充电。

但是换个角度,站在上帝视角,便不用如此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消费者总是会有一种习惯,用极端性假设——没电了怎么办?而实际上,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电桩的普及,这种忧虑真的没有太大必要,提前算好行程,电动车便不会因为续航问题将你丢在马路边。

总结这一趟EV初体验,燃油老炮儿对纯电新能源的看法大有改观,作为造车新势力,威马EX5确实有点“不讲武德”,作为智能汽车,它的智能与贴心让我拍手称赞666(这也太好玩了吧!)过了那阵新鲜感,驾驶起来也就那么回事。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到如今的科技改变世界,新事物的诞生永远充满着质疑。换句话说,十年前捧着诺基亚玩贪吃蛇的你,敢想象如今能抱着iphone12打王者?就连我拿着座机坚定“不玩手机”的爷爷,如今也乐此不疲的刷着抖音。

前段时间去了广州车展,看到传统豪强奔驰奥迪宝马也入局新能源,对战小鹏蔚来威马这些造车新势力,烽火四起,号角漫天,这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很期待在氢氪出行深度试驾,体验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

这次试驾威马EX5,让我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有所改观,从而更加客观的看待,不吹捧,不抹黑。相信科技的力量,毕竟未来谁也说不准。

说到未来,突然想起老婆的话:“如果未来马路上跑的都是新能源,那空气会不会改善?我们生活的空间会不会绿意盎然?上升到更高的格局,因石油引发的战乱会不会消失,从而万世太平?”

我期待那一天。

最后总结,现如今什么样的人适合买电动车?

1.家里有固定车位适合安装充电桩,或者充电条件便利。

2.喜欢科技感,看重安静的驾驶环境。

3.所在城市限牌限号。

4.就是喜欢,没办法!

作者:氢氪出行深度试驾官——“Jonny”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