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史(电动车的发展史)

2024-03-29 15:41:50

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

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Jedlik ?nyos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

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

1837年,托马斯因此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

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

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发明了电驱动的火车。

今天在路面上依然行驶的有轨电车是184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利。

电池电动车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

后来就出现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

1860——1920阶段: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运用在19世纪的下半叶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1859年法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发明家噶斯顿·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9世纪末期到1920,在早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这形成了以蒸汽、电动和内燃机三分天下汽车市场。

1920 ——1990阶段: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

汽车市场逐步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

只有在少数城市保留着很少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以及很有限的电瓶车(使用铅酸电池组,被使用在高尔夫球场、铲车等领域)。

电动车的发展从此停滞了大半个世纪。

随着石油资源的滚滚流向市场,人们几乎忘记还有电动车的存在。

相对运用在电动车上的技术:电驱动、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等等也无法得到发展或运用。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

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

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

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

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

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

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产量仅为5.4万辆,2002年为158万辆,到了200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400多万辆,跃居世界第一,1998-2004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0%。

2009年产量达到了2369万辆,同比增长8.2%。

相比1998年增长了437倍,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上述统计年份电动自行车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74%左右。

根据行业预测,到2012年,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而仅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市场潜力就超过500亿元。

而在2011年3月18日,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但最终沦为“一纸空文”。

意味着,电动车行业在长期趋好的环境下正面临巨大的市场生存压力,政策限制将成为众多企业生存悬而未决的一把利剑;而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疲软,恢复乏力,也使得电动车的出口红利将大打折扣。

而在电动汽车方面,《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上报国务院,《规划》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布置汽车产业新局。

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在未来10年计划投资额将达1000亿元,销量规模锁定世界第一。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

分析预测,从2012年到2015年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40%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纯电动车销售,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1、比亚迪初期发展(2003-2005年)

比亚迪汽车成立之后,公司迅速以这三个业务: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成立之初比亚迪为了把精力放在基础建设和新车研发上,只推出福莱尔一款车型。当时比亚迪以“经济型精品家轿”的概念将其推出,主攻5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

想在短时间内造出“好车”,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亚迪采用的方法就是“逆向研发”,购买多款汽车进行拆解。由于比亚迪全部创业资金只有250万元,王传福仅花了100多万就建成了一条生产线。不但如此,比亚迪还推崇一种造车理念就是“人海战术”,用大量工人代替机器。

2、扩展期。在尝到F3热销的甜头下,比亚迪在短短几年推出了比亚迪F0、比亚迪F3R、比亚迪G3、比亚迪L3、比亚迪F6、比亚迪M6等车型,研发新车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2009年成为了销量第一的自主品牌。

3、比亚迪步入低谷(2010年)

基于2009年销量的翻倍,进入2010年自信的比亚迪开始了战略性扩张,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销量仅从2009年的44.8万辆,增长到了51.7万辆,离最初制定的10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一年比亚迪的发展进入了低谷。为了达到销售目标,比亚迪更利用“销售返点政策”,比亚迪给各地经销商都制定了很高的销售指标,极高的返点。

导致经销商大面积压货。在2010年4月比亚迪爆发了经销商退网事件,随后事态严重,当年9月份比亚迪承认公司决策失误,并向经销商道歉,才平息这次退网风波。

4、比亚迪进入整改期(2010-2012年)

在比亚迪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后,在整改期采取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官降,最高降幅达1.5万元,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冲销量。

5、比亚迪迎来真正的春天(2013-今)

2012年比亚迪汽车产销达到了45.6万辆,继2011年销量下滑之后,迎来了首次增长。在这几年中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技术、第二代DM混合动力技术和比亚迪e6的纯电动技术,还有“遥控驾驶技术”、智能手表钥匙、夜视系统、全景影响等等。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