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会使个人当前的社保费用降低,但也意味着退休后的养老金会受到影响,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谨慎选择。
社保缴费基数是指纳税人缴纳社保费时的计算基数,其大小决定了纳税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如果社保缴费基数降低,意味着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也会减少,这对于个人当前来说是一种好处。但从长远来看,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也会导致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下降。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社保缴费基数。如果个人目前经济压力比较大、就业稳定等方面不太确定,可以适当选择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如果个人经济条件较好,退休后想要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建议选择较高的社保缴费基数。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缴费基数降低并不意味着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可以任意调整,具体的调整范围和标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是否会影响到社保待遇享受?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可能会对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等待遇产生影响,但如果个人已经缴满了最低缴费年限并达到了领取相应社保待遇的要求,则不会受到影响。
社保缴费基数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不能仅仅看重当前的社保缴费水平而忽略了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建议纳税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来的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 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参保人的本人工资、薪金所得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得高于当地本单位最高工资薪金。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受到社保降费因素的下调吗?
在2024年并轨后退休金不会少。
1、在2014年10月之前,我国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同的。企业职工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到龄办理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需要缴纳费用,到龄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费,退休费由国家财政负担。因为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所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之间的流动比较困难,同时两类人员退休后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关于并轨的呼声一直不小。
2、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大幕。《决定》虽然是15年1月下发的,但实施时间却是2014年10月1日,也就是从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也需要按月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的也是养老金。按照这种情况来说,那么其实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
3、还有哪些人没有并轨呢?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退休人员被分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群体,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分别对待。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老人”没有任何影响,按照现有待遇继续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机制发放待遇,他们正常感知不到影响,因为离他们退休的时间还有好几十年。而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群体,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身处改革漩涡中心的他们,养老金肯定不能够再按照老办法发放,但是因为实际缴费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国家对“中人”实行过渡性措施,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属于“中人”的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保证待遇水平相比改革前同等条件退休的人员不会更低。当新办法计发的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时候,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当新办法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根据退休年份的不同,发放超出的部分不同比例:
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30%;
依此类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而在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 就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和企业退休人员完全一样。
对于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为他们的工作生涯中存在视同缴费的情况,养老金中就会多一部分的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只有等到“新人”迈入退休阶段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才会一致。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至少得等到2050年以后,而如果期间延迟退休政策落地,那时间还会更迟一些。综上,养老保险制度从2014年开始逐步并轨,2024年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过渡期会结束,想要彻底并轨至少得等到2050年以后。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2025年退休和2024年退休其实差别不大,正常都是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而对于2014年到2024年之间退休的人员,按照目前“中人”的养老金计发情况,越迟退休养老金是越高的!
法律依据
参考《公务员法》第88条,把它推广到全民。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受到社保降费因素的下调吗?
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否会遭受社保综合费率下降的因素影响呢?这种情况事实上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并不能。只要我们留意到,在今年社保综合费率降低颁布以前,而且依照5%的比例上涨。那样这也就意味着大家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只能提升,不会减少的,并且也不会不派发。
那我们留意到以前,企业单位所担负职工的职工养老保险的交费比例是20%,那样从今年开始能够逐渐下降到16%。而且失业险和工伤险这一块,再次增加优惠的一个利率征收工作。尽管失业险和工伤保险缴费不是很多,但毕竟还可以为企业缓解一定的压力。
那么为什么说不会影响到我们本人养老金的待遇呢?只要我们个人所承担的交费比例是没有受到转变,当然,大家本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没有受到转变则意味着,我们该交纳多少的比例或是依然会交纳多少的比例,比如说这一养老保险个人所承担的交费比例依旧是8%,那样换句话说,我们还是要按照这个8%来缴纳养老保险。
本人担负比例没有产生变化有什么好处呢?只要我们个人所交纳的这一8%费用是全部进入个人帐户养老金当中去了,所以说我们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总额不会产生变化,那样就意味着在咱们退休以后测算养老金时,我们的养老金待遇肯定就不受影响了,所以说对咱们职工而言实际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
自然自已的企业单位减少了职工的用工成本,提升了经营利润,事实上也可以间接的为企业在职职工带来一定的益处,比如说公司的经营利润高了,那么是不是能够间接的考虑成为我们公司员工的这个年终奖也会有一部分的提高,自然这是公司内部的一个要求。可是,企业运营压力降低,那就代表着经营利润增涨,所以说针对企业而言肯定是有好处的。
那么这样的一个问题,不但不会影响我们养老金正常的派发,事实上对公司的在职职工,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为毕竟自已的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好,那样将来在这个企业里工作是否愈来愈稳定了?因此我们应当往好的一方面对待,而不应该往不好的一方面去看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