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单位为离职员工补交社保,可以直接在社保部门填写补缴申请表,并且提供该员工在需要补缴期间在本单位的的劳动合同以及这期间每月的工资会计凭证。社保补缴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社保有几个月没有正常缴纳,之后又将这些月份的社保补缴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如何给员工补缴社保
单位补缴社保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位需要为员工补缴社会保险费用。补缴社保的操作流程如下:
1. 确定补缴的时间范围:单位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补缴的社保费用的时间范围,通常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政策要求进行确定。
2. 检查员工社保缴纳情况:单位需要核实员工的社保缴纳情况,包括是否有漏缴、欠缴或错误缴纳的情况。
3. 计算补缴金额:根据员工的实际工资和相关社保政策,单位需要计算出需要补缴的社保金额,并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4. 编制补缴报告:单位需要编制一份补缴报告,详细列出每位员工的补缴金额和时间范围,并附上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计算依据。
5. 提交补缴报告:单位需要将编制好的补缴报告提交给社保部门或相关机构,通常是当地社会保险管理部门。
6. 缴纳补缴款项:在社保部门审核通过补缴报告后,单位需要按照要求缴纳补缴款项,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其他指定的支付方式进行缴纳。
7. 办理相关手续:单位还需要办理一些相关手续,如填写补缴申请表、签署补缴协议等,具体要求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8. 跟进补缴结果:单位需要及时跟进补缴结果,确保社保部门已经收到并处理了补缴款项,并核实员工的社保缴纳记录已经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补缴社保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操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单位应当遵循当地社保部门的要求,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单位携带资料前往当地社保局办理补交即可,具体流程为:企业征缴科初审—分管处领导审核—企业征缴科出单并通知单位缴费。
需要的资料:补交月的工资凭证复印件、员工的劳动合同复印件、补交申请、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当单位在给员工补缴社保的时候根据补交时间,分为两个不同的流程:
1、补缴最近三个月的社保:如果是要补缴最近三个月的社保,就可以直接在社保系统里面进行补缴的申报以及缴纳对应的费用就可以了。
2、补缴更长时间的社保:如果补缴社保的时间更长,那我们就需要由单位把补缴的相关资料给准备好,然后把资料提交给社保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去审核,等到工作人员审核通过以后,社保就补交完成了。
具体流程为:
(1)单位申请报告(写明职工姓名、身份证号码、补缴原因、需要补缴的时间段等事项)。
(2)劳动关系证明:提供能体现补缴期间内单位和职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劳动用工备案表、法院判决书、劳动争议仲裁书中的任意一项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3)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的,应提供人民法院、审计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证明一次性缴费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应文书。
(4)经职工本人签字确认的需补缴时间段的缴费基数明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