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满60岁可以扣除养老个税。
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独生子女每月可按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扣除额度总计2000元,但每人分摊额度不得超过1000元。赡养费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税前扣除,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
养老个税的计算方式:
1、确定纳税人的综合所得金额;
2、扣除基本免征额、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按照适用的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
4、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扣除赡养老人的支出;
5、如果父母双方均年满60岁,纳税人可以享受更高额度的扣除;
6、确保所有扣除项目符合税法规定,以免在税务审计中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年满60岁的父母可以享受养老个税的扣除,同时赡养老人的纳税人也可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需与兄弟姐妹分摊,但每人分摊额度不得超过1000元。这些赡养费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税前扣除,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二十三条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岳父岳母或公婆的费用不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
判断是否符合扣除条件
您在扣除年度赡养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以区分以下情形扣除:
您是独生子女,且父母中有一方年满60周岁的,可以按照规定金额标准扣除。
您为非独生子女的,且父母中有一方年满60周岁的,可以与兄弟姐妹按照规定金额标准分摊扣除。具体分摊方式包括兄弟姐妹按人数均摊、兄弟姐妹约定分摊以及由其父母指定分摊。在约定分摊和指定分摊方式下,每个纳税人的扣除金额不能超过规定扣除标准的50%。
填写申报准备材料
被赡养老人信息(身份证件信息、出生日期,被赡养老人需年满60周岁)
共同赡养人信息(身份证件信息、出生日期,如果是独生子女不需要填写共同赡养人)
填报注意事项
纳税人身份:
区分“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两种情形
被赡养人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填写被赡养人的姓名、有效证件名称及号码。
被赡养人出生日期:
填写被赡养人的出生日期,具体到年月。
与纳税人关系:
按被赡养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填报,区分“父亲、母亲、其他”三种情形
共同赡养人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填写与纳税人实际承担共同赡养义务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
分摊方式: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时填写本栏,独生子女无须填写。区分“平均分摊、赡养人约定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三种情形。
本年度月扣除金额:
填写扣除年度内,按政策规定计算的纳税人每月可以享受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由于纳税人的叔叔伯伯无子女,纳税人实际承担对叔叔伯伯的赡养义务,是否可以扣除赡养老人支出?
按照现行规定,被赡养人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如果纳税人年满60岁的叔叔伯伯属于上述所说的被赡养人范围,是可以享受赡养老人扣除政策的。如果不属于上述范围,则不能扣除。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发〔2018〕41号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