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色彩(美术高考色彩技法训练要点有哪些)

2024-04-16 23:38:00

一、应试时对明暗关系的把握(色彩明度)

北京画室的考生画色彩时,不注对明暗关系的表达,也有过分强调明暗关系的。这样画面层次比较单一。色彩力度不够,造成“粉” “里”“灰”的现象,其实素描是绘画基础,色彩是绘画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很多考生没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以至于画画塑造能力不够强烈,但是只画素描关系的色彩也不是好的色彩画。

二、应试时对 色彩关系的把握(色调)

很多美术高考生画色彩静物时,只注意单个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忽视一组静物的色彩气氛,一张画逞现给人的总体印象,一幅画的整体色调,多数学生画画出现“花”“脏”“里”“乱”“粉”等各种因素,这些都是对整体关系把握不足。

三、应试时对色彩纯度的理解(色彩纯度)

静物色彩的纯度取决于整体色调的安排,如果整个很灰,就不要画出很纯的物体,这样破坏色调,如果静物很花乱,就应该降低纯度,让画面和谐,前面的物体可以画纯一些,后面的就灰一些。依照画面的需要安排纯度的变化。

四、应试时对物体冷暖关系的把握(色彩的冷暖关系)

大多数美术高考生都知道三组对比色(互补色),这是构成冷暖的重要部分,其实同类色里也有冷暖,所以冷暖是相对而言,要灵活运用冷暖,不同的物体也相互比较就能很好的区分出它们的冷暖和不同的色彩属性。

五、应试时对固有色的把握(固有色)

一个物体的固有色是光决定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其实对固有色的把握很简单,因为它们很明确,但是画色彩不能只画固色,要把冷暖和固有色结合起来画,依照感受画。

六、应试时对环境的理解(环境色)

环境色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故意加强环境色,这样画面会有很生硬,根据对象的真实感受来,环境色一般在物体的暗部,当然不同质感的物体亮部也有。把环境色和整体色彩关系一起画,就会更加和谐。

七、应试时对空间关系的把握(色彩的空间关系)

一般的美术高考生很难画好空间,对于空间的表达不但要画素描关系,也要画色彩关系。素描关系通过黑白灰来表达,画时注意白色和重颜色的成份多少。色彩关系通过冷暖来表达。物体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会有不同的冷暖变化,通过对比它们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能画好空间关系。

八、应试当中不同物体质感的表达(质感)

很多美术高考生问:“老师玻璃怎么画……”。我没有具体说怎么画,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色彩和表现手法应该有不同的变化,不能总按一种方式去画所有物体,通过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笔触能很好的表达物体的质感。也给画面带来生动性。

九、应试中的风格问题(表现)

风格对很多美术高考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风格问题。其实风格是一个人对绘画的表现和喜好,南方人画色彩很明亮,中国美院色彩漂亮好看,大块笔触。北方人画色彩很厚重,整个色调很暗,注重造型。大多数学校运用切面画法,固有色较多,中央美院喜欢高级灰,结实,清华美院喜高亮调子,整洁、清晰。其实只要把色彩关系画好,考什么都行。

美术高考的色彩部分有哪些得分技巧?

高考美术一般考察作品创作、素描、色彩、材料实践、美术史与理论。

1、作品创作: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创作,完成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作品创作是考生展示自己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创作,并完成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

2、素描:考生需要进行素描技能的展示,如观察、构图、用线条表现物象等。素描是考生展示自己观察、构图和线条表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通过准确观察,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形状和结构。

3、色彩:考生需要展示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如调色、配色、光影等。色彩是考生展示自己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能够进行调色、配色,并通过运用光影关系进行色彩的表达。

4、材料实践:考生需要展示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如绘图工具、颜料、纸张等。材料实践考察考生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对绘图工具、颜料、纸张等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5、美术史与理论:考生需要了解一定的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如名画欣赏、艺术理论、艺术家介绍等。美术史与理论考察考生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欣赏名画、理解艺术理论,并对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进行介绍。

高考美术技巧是提高考生表现能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考生提升技巧的建议

1、多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和素描方法,可以提高考生的观察力、构图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每天都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并尝试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2、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名画和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拓宽视野并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和材料知识也是必要的。

色彩静物作画的考试,需要美术生仔细观察所画的事物并对其分析。除此之外,美术生还须掌握静物作画步骤,这样色彩考试才有拿高分的机会。

(一)观察分析

当掌握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后,接下去就是具体作画了。作画之前必观察对象,然后分析比较,求得整体关系。观察要从大的关系着眼,再分析具体的物体。也就是通常说的:整体出发,局部深入。

素描上的黑白灰,色彩上的冷暖,以及空间层次等等,都是作画前首先要考虑的。

就静物写生的空间而论,台面是向里伸入的水平面,物体就摆在这个空间中,背景是竖着的墙面,起衬托作用,这三者的空间位置画得到位,画面就有层次。其中有素描的因素,也有色彩的冷暖关系。是深色衬托亮物还是亮色衬托深物,是暖色衬托物体还是冷色衬托物体,光源色是暖是冷,暗部色彩偏冷偏暖,画面总色调属于什么色性,这些都必须心中十分明确。观察的实质就是分析对象,找出画面的整体关系。画面的主次、强弱、深浅、冷暖都是在比较中产生,胸中有了整体意识,作画就不会拘泥于局部刻画了。

一般情况,近景物的色彩相对偏暖、偏鲜,对比强烈,远处物的色彩相对偏冷、偏灰,对比平弱;主体物要得稍鲜,衬托物要画得稍灰。明白了其中道理,学画就不难。

(二)静物作画步骤

1.起稿和大明暗

起稿就是将对象如何搬到画面的视觉中心。起稿要注意主次分明、左右匀称、大小适宜、紧松有序。可用铅笔或直接用水粉淡棕或淡蓝起稿。稿起好后,马上把物体大的素描明暗关系用单色水粉薄薄地画出。特别是明暗交界所体现出的体与面的结构,画面的空间层次。这样做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把握色彩区域,为上色作准备。

2.铺大体色

上大体色要根据对象总的色彩基调,从主体物、背景、台面三者的色彩关系出发,比较物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冷暖变化,从主体物的明暗交界开始入手,向暗面和亮面寥寥画出几块色彩,定出物体受光面的光源色和背光面的环境色,及中间部分的固有色。然后从背景开始画,继而画前景的台面,再画主体物。这一步上色要画得快,画得准。如果发现色彩不准,应该马上调整,但必须画得薄,颜料薄才易于修改和深入时覆盖。要把白的纸张全部铺上色彩,这样方能对整体的色彩关系、空间层次、黑白灰的素描关系进行比较。否则,只对一个物体画得很深入,背景及周围色彩都不画上,在白色纸张的衬托下,色彩固然非常漂亮,但一旦画上背景,色彩马上产生变化。色与色的比较,同白纸与色的比较是不同的,结果不是太孤立了就是层次分不开。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画,没有整体的比较,整体的考虑,所以容易画花了画乱了或画灰了。

3.深入刻画

大体色铺好后,就从主要物体着手开始塑造,要正确处理物体的冷暖关系和周围环境色的影响,以及素描上的黑白灰层次。用笔要根据物体的造型结构去表现,深入的过程就是完善形与色及其画面的整体关系,要把物体的具体细节画出。一幅画丰富不丰富主要是中间色层画得充分不充分;而一幅作品表现充分不充分,主要是细节画得到位不到位。没有细节的深入刻画,画面就粗糙。在深入刻画细节过程中失去整体大关系,画面就琐碎、松散,主次不分。

4.调整完成

一幅作品从开始作画到最后完成,整个过程应该是从整体出发,到局部深入,再到整体调整。这个阶段的画面已完成到十之九八,所要做的就是针对画面某些局部进行调整,经过反复比较,主次虚实是否到位,局部是否服从整体,前、中、后景的空间是否拉开,色彩的强弱是否适当,直至完成。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