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有哪些类型)

2024-03-30 12:21:53

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从基本原理上区分,主要有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

电磁感应的研究聚焦在感应充电、无线充电、电磁感应和充电站领域;磁场共振的研究聚焦在无线电源、共振频率、感应系数、天线和发射器领域。

中兴、宝马、奔驰等采用电磁感应式技术原理,高通Halo、Witricity 采用磁场共振式技术原理。

电动汽车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分为供电和受电两部分。通常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收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电源、发射面板、车载接收面板以及控制器组成,如图所示。当电源发送端电能感应到共振频率相同的汽车接收端时,由共振效应对电池进行充电。

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式来看,又分为静态无线充电和动态无线充电。

静态无线充电是在电动汽车停驶过程中对其充电,而动态是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其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可使电动汽车搭载少量电池组,延长其续航里程,同时电能补给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有电能传输距离、功率、效率、耦合机构侧移适应能力、电磁兼容性等。

一种方案是在行车过程中进行充电,需要将无线充电发送装置铺设在固定的路段上,电动汽车在此路段行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充电系统的发送装置进行电力的输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进行充电活动,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也可以补充电能,体现出随时进行充电的动态系统功能。

还有一种方案是利用智能电网进行无线充电控制,将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管理权限上交,由智能电网对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控制。此种方法可以协调区域内的用电情况,在智能电网管控中通过对电动汽车行驶区域的电力使用情况及电力负荷情况来进行智能的充电及电力的控制,从而保证电网运行效果良好,电力使用情况在电网负荷的范围内。

以前,一听"新能源",感觉是顶高大上的东西,跟我们半点不沾边,但现在,听到新能源,大多都会联想到新能源汽车,这已经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而想了解新能源汽车,得先了解这五项技术。

1.充/放电管理系统

这项技术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重要技术之一,且在不断进阶中:

一阶段:大功率快充

新能源汽车依靠电行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所以大功率快充必不可少,现如今,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其产品都配备了快充设备,保证汽车能在1小时内充满80%的电量。

二阶段: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是指不需要任何电流传输的连接设备,只需将产品放置指定位置进行充电的技术,这是非常前卫的科技配置,目前主要是在手机产品上出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想要实现,如何提高充电功率和充电效率是无线电技术最大门槛。

三阶段:自动充电

该概念由特斯拉提出,基于无人驾驶技术,在电池电量低时,只要驾驶员将车放置充电站附近,车子就会自动前往充电站,自动连接充电桩完成充电,随后自动回到停放位置。

2.四驱系统

相较于燃油车的四驱系统,新能源车没有那么多限制,该技术,电池只需电线就可就可以给前/后车桥的电动机供电,从而实现电四驱。这种方式不仅传动效率高,损耗少,而且只需要控制电机的输入功率即可控制前后桥的动力分配,范围广、响应速度快。

3.制动能量回收

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制动能量回收可以轻松实现,因为它可可以通过辅助制动系统,将本来需要变成热量的部分动能,通过发电机重新变成电能储存在电池中。

4.双循环发动机

双循环发动机,是指在纯电动车上额外加装一个"汽油发电机",该技术可在汽车电力不足时,通过"汽油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借而提升续航里程。日系混动车大多是照着这个理念开发出来的。

5.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辅助系统究极形态指的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一套完整的城市交通控制网络。从入门级的坡道起步、并线辅助、自适应巡航等都算驾驶辅助系统;到进阶的系统,自动驾驶,包括接送车主,自动寻找车位、加油站等等。

从以上可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无限,已成趋势,不仅是人类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思考,还是对全人类的考验。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