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的新能源车(“城迪之战”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战国时代)

2024-05-09 02:10:05

放到汽车工业历史当中,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却值得所有中国汽车人终身铭记。

5月25日早10点40分,长城汽车官方公众号、微博齐发关于“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的举报信。这是中国汽车产业首次有车企用官方账号对另外一家涉嫌违法的友商进行举报,将阴影之下的一切暗战与互博赤裸裸地曝晒在了阳光地。

“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长城汽车造词之狠、拟句之准堪称手术刀。

1小时后,长城汽车的微博评论区被宣告攻破。舆论一边倒地直指长城汽车的举报行为是“窝里斗”、“卑鄙下流”,甚至搬出民族主义的大棒在评论区肆意挥舞。

12点25分,比亚迪的官方账号做出回击,表示长城汽车的举报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律诉讼权利”,认为长城汽车提供的测试车辆“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检测报告无效,不能以此作为依据”,并宣称“比亚迪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简单!”

随即,比亚迪各业务口线员工快速跟进,在社交媒体纷纷发文,“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的更远!”据不完全统计,在比亚迪高管团队中发文的就包括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杜国忠、腾势汽车总经理兼首席共创官赵长江,宣传口、销售口的普通员工更是不计其数。

舆论场的剑锋也从单纯指摘长城汽车的行为不妥,进而转向比亚迪在产品层面的利好,其导向大致为比亚迪可以放心买,长城汽车已经替消费者检测过了,就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大有一副四两拨千斤的意味。

下午开始,各路社交媒体的大V们开始以专业的角度做出评论。有从事汽车行业十余年的知乎博主表示,“情况是真的,这俩车我都拆过,很震惊”;有前某投行汽车分析师表示,“亏损的企业,无权也无力来谈企业运营”;有购买了比亚迪股票的财经博主表示,“这种新闻过一段时间就没人关注了,对比亚迪没有任何影响”。

下午3点整,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发布会如期举行,提前录制好的发布会内容以满屏幕的青山绿水作为背景,时不时还有父母带着孩子在户外嗅闻花草的画面出现;晚间时分,某知名汽车平台还举办了一场拆解比亚迪涉事车辆车身结构的直播活动,其动作速度之快,选题角度之精妙令人惊叹。

至此,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魔幻的一天宣告结束。然,在这一天之中发生的故事却远远不是以上寥寥数语可以写下。这背后,是长城与比亚迪两家企业在市场竞争之外的处心积虑,是网络键盘侠彼此冲家导致的混淆视听,是部分媒体大V迫不及待地选边站队,是其他同类型新能源车企的人人自危……

长城汽车的举报,扒掉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遮羞布。

事件的余波还远未终结。

互联网上围绕本次事件发酵的方向主要由两个。其一,比亚迪是否真的排污超标不环保;其二,长城是否应该举报比亚迪。

第一个方向关于插混车型的技术问题。

插电混动车型由于其特殊的动力结构,导致其不像普通的燃油车型需要时时刻刻启动发动机。这就导致燃油挥发出来的燃油蒸汽不能及时地被发动机消耗掉。需要指出,汽油是挥发性非常强的液体燃料,28摄氏度的条件下仅需20分钟就能挥发掉一半,其产生的气体化合物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传统燃油车时代,只需要在油箱和发动机中间装上碳罐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碳罐将挥汽油挥发出来的气体吸附成为颗粒物,在下次发动机启动时和汽油一起送进燃烧室。但在插电混动车型上,普通的油箱和碳罐无法解决因发动机长时间未启动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气体,再加上我国相关法规对于排污的限制,这才有了使用高压油箱的前提。

高压油箱通过技术改良可以将大量的挥发性气体存储在油箱中,但其价格相比常压油箱要昂贵许多,大约要高出10%-30%,折合人民币大约在100块-300块之间。同时,我国相关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插混车型必须使用高压油箱,但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都必须要满足法规对于排污标准的规定。

需要指出,比亚迪却有相关的专利技术,其发明名称为“油气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大致原理是能够将挥发出来的油气进行冷凝液化,致使其最终能回流到燃油箱内。根据长城汽车的举报内容以及某知名汽车平台的拆车结果,互为交叉验证,可以确认比亚迪被举报的相关车型搭载的确为常压油箱,但是否搭载相关专利技术以满足国家法规仍不得而知。

另一种说法,比亚迪能够通过软件控制发动机适时清理掉过剩的挥发气体。事实上,比亚迪目前也正是这么做的。比亚迪汉DM-i冠军版的发动机保养须知就显示,“如用户长期使用EV模式行驶,会触发该功能启动发动机,此时EV模式进入HEV模式,直到碳灌负荷满足要求,退出该功能”。

但该项技术能够满足中国的法规检测标准仍然存疑。有专业人士指出,“燃油蒸汽试验有1个小时的热浸+两昼夜的密闭舱实验,是无法启动发动机的,也就是说这期间产生的油蒸汽常理只能封闭在高压油箱中,否则就会泄漏进试验舱,造成蒸发排放不达标。”

第二个方向关乎于市场的良性竞争,甚至含沙射影地囊括进了道德等敏感性话题。

举报比亚迪甚至连同自己一起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于长城汽车而言的确是下下策,长城汽车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甚至,由这条负面消息引发的长城与比亚迪股价双双下跌,长城的跌幅和比亚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互联网上反转之后又反转的舆论连同长城汽车一起被放在火架子上炙烤,被骂“自己人咬自己人”、“销量不行阴招来凑”等诸如此类的恶言恶语。

但长城汽车的举报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起码再次向人们科普了,挥发出来的油气不光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有害,亦有存在引发油箱着火的风险,同时人体如若大量吸入油气也会因为其中的苯离子造成有害气体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并不是普通消费者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了无生趣之物。

长城汽车的举报也为比亚迪埋下了无穷的祸根。就在事件发生的次日,有消息人士在互联网上曝光了一张比亚迪车型车口的配置清单,表中赫然列出比亚迪被长城汽车举报的车型,在国内销售的版本配置的是低压油箱,而出口的版本则是高压油箱。尽管后续有人辟谣称,配置不同的原因是根据比亚迪的产品节奏而定,但互联网从来都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而非事实究竟如何。

对于比亚迪这家常年在舆论场上与民族情节深度挂钩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污点”几乎是致命的,任其发酵下去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比亚迪要做好迎来2023年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的准备。

无可否认,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乃天下大争之势。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说,2023年-2025年是智能电动车的三年“淘汰赛”,这个行业最过瘾的三年正式开始了;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真正活下来的只有5家左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如果不能抓住机会,无论多么强大的公司都有可能消失掉……

大争之势,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人会关心你是怎么上来的,只会关心最后站在顶峰的是不是你。

最后,想用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结尾。

“能者上,庸者下,不能者退,自安者,败于懦弱知足者,败于无知,大争之世,唯以实力见长,当今之世,唯学为正道,自应坦然受之,努而习之,虽有败,更有苦,甚者辱,如因不堪受其磨而弃之,以乐其好而逐其他,虽能乐已,中有所得,确若沧海之有其宽而略之其深,终不能纳百川,济万物。如与他人比肩,少之其实,更乏其心。故自安者败在心之弱也。”

3月29日下午,比亚迪以线上发布会的方式公布了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下文简称刀片电池)。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直言:“对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彻底带偏了并且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路线,并且让新能源乘用车的安全口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王传福表示比亚迪要做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到底有啥优势?

高比能量—电池大车身轻

据了解,刀片电池只在比亚迪汉纯电车型搭载应用,其他车型暂无规划。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型为比亚迪汉EV。

日前网络上曝光了比亚迪汉EV的详细动力电池信息。新车将搭载77千瓦时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总质量为549千克。汉EV四驱版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550km,两驱版车型为605km,其中两驱版车型的整备质量仅为2020kg。

根据编辑的经验,在判定一辆车续航的时候,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有两个,车重和电池容量。当然,三电系统对续航也有影响,不过车重和电池容量是根本。

先看下汉EV的车身尺寸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作为一辆中大型轿车,搭载77kWh的大电池,整备质量仅仅为2020kg,比亚迪汉EV是怎么做到的?

这便是得益于刀片电池高比能量的特性,汉EV才能做到电池大车身轻。

我们知道,传统电池包的生产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由电池组成电池模组;第二把组装好的模组排布在一个托盘上组成电池包,电池模组里面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只有80%,其他都是模组的结构件。

从模组再到电池包,由于要承载几百公斤的模组,所以需要在模组之间布置许多横梁,来保证整个电池包的强度,再加上其他的结构件,使得电池模组在电池包里边的利用率仅为50%。那么电池倒模组的空间利率80%,再乘以模组到电池包的利润率50%,等于40%。

比亚迪另辟蹊径,为什么不能将电池直接做成结构件呢?

比亚迪直接把电池拉长,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包的边框上,让电池同时也变成结构件,直接增支撑电池包的量,这样就既解决了固定的问题,也解决了强度的问题。这一方案使得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60%以上。

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安全环保、寿命长,但是成组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锂电池,刀片电池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刀片电池将电池采用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直接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了三元锂电池汽车的水平。

高安全—让“自燃”成为过去

前几天,一则视频引爆了网络。视频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家网站选取当下最流行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与刀片电池一起来做对比针刺测试。三元锂电池在被针刺穿的一瞬间就发生了爆燃,温度超过500摄氏度;磷酸铁锂电池在被针刺穿的瞬间,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的现象,但是电池表面的温度却高达200到400摄氏度;比亚迪刀片电池在被刺穿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异常表现,甚至连冒烟都没有,电池表面的温度只有60摄氏度。

针刺测试是被行业公认为最难通过的测试,处于测试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无人出乎其右”。能够通过针刺测试,说明电动汽车的底盘便可以承受任何复杂的路况。

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甚至直接在发布会上表示,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重回正道,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这一次,比亚迪请来欧阳明高院士站台。如果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找一个权威的话,欧阳明高院士必然在列。欧阳明高院士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国际相关重大科技计划,现担任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汽车”联盟中方首席科学家。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在针刺实验中的表现,欧阳明高院士是这样评价的:“刀片电池在真实实验中的表现是非常优异的,我想优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因为刀片电池是一个长条形的电池,所以它的散热面积比较大;另外一方面,当针刺的时候,它短路的回落比较长,所以产热的能力相对要下降。一方面产热下降,一方面散热加强,当然温升速率就会比较小,所以针刺的表现非常好。”

低成本—低价才能普及

欧阳明高院士还表示,由于简化了结构,简化了工艺,所以刀片电池包的成本也会下降。

王传福在演讲中也提到,比亚迪坚持从0到1的自主创新和业务整合,运营出后来被业界称为垂直整合强大的产业配套体系。

此前,有研究机构中信证券研报推算,随着“刀片电池”研发的推进,比亚迪电池系统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假设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15GWh,以刀片电池替换比例做情景假设,假设替换比例分别为100%/50%/25%/0%,经过测算,刀片电池替换将给比亚迪节省25.5/12.8/6.4/0亿成本。”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汉大概是今年6月份在深圳投产上市,工况续航可达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搭载刀片电池的汉EV,既有高能量密度电池组,又有安全作为基础,价格还更便宜,你期待吗?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在刀片电池的发布会上,欧阳明高和王传福还谈到了他对动力电池发展的三大趋势。

欧阳明高认为,第一个趋势是进一步在电池材料和电化学体系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说从有机的、可燃的电解液发展到无机的、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

第二个趋势是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说智能制造、智能控制、自动回收等等,充分的利用我们现在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慧电池。

第三个趋势是在设计和产品工程方面进行创新。欧阳明高认为,刀片电池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王传福则认为,未来电动车大规模替代燃油车的这种过程中,那么电池应该具备这三个特点。

第一、要有高安全和高健康,没有安全就没有品牌,也没有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因此未来的动力电池必须首先要保证高的安全性。

第二、要有长续航和长寿命。

第三、要减少稀有金属依赖。王传福认为,中国石油很少,因此要发展机动车,一方面要改善环境气候变化,另一方面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中国除了多煤少油以外,很多重金属储量也很少,比如钴、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