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有什么特点)

2024-03-30 16:53:46

小麦全蚀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小麦产区,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华北、西北均有发生。近年来病害蔓延到长江流域,在局部造成严重为害。一般发病麦田减产10%~20%,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除为害小麦外,还能为害杂草和其他麦类作物,以及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

(1)症状识别

小麦全蚀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期轻病株地上部没有明显症状;重病株略矮,根变黑,严重时造成成片枯死;拔节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发黄,根变黑、茎基部及叶鞘内侧产生灰褐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早枯的穗,根全变黑腐烂,茎基部叶鞘内侧布满黑褐色菌丝层,形成典型“黑脚”症状,潮湿条件下,在菌丝层上形成黑色的子囊壳。由于基部受害,受害株略矮化,叶变黄,分蘖少,重者枯死或形成白穗。

(2)发病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寄主很广。该病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土壤、种子和粪肥。土壤温度在12~18℃时,适于侵染。小麦播种越早,发病越重。小麦全蚀病在田间有自然衰退现象,即一般地块连续发病数年,病情加重至高峰后,会衰退下降,即所谓“病害搬家”。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及合理轮作。二是药剂拌种: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0.03%~0.05%有效成分拌种,或用种子量0.2%的20%立克秀和50%多菌灵混合拌种,不仅可防治全蚀病,还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三是药剂喷雾:用20%粉锈宁乳油对水,于早春返青拔节期,对重病田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介绍

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造成枯白穗(第一个白穗),又称立枯病、黑脚病。小麦抽穗后,田间提早出现一片片死亡的麦株,应怀疑是全蚀病。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小麦全蚀病症状有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该

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苗期: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少,类似于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死亡。

返青期:植株矮化,基部叶片变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病菌侵染至茎基部。

抽穗后:根部变为深黑色,茎基部1-2节形成“黑脚”,地上部形成枯白穗,在田间形成不规则的点片或条状枯死带。

小麦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种子带菌和机械作业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发病适温在在15℃

~24℃。该病防治难度大,缺乏特效药剂,已成为当前小麦安全生产的潜在威胁。

1.1、防治方法:1.1.1、轮作倒茬:与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1.1.2、筛选种植耐病品种。

1.1.3、增施腐熟有机肥。

1.2、药剂防治:1.2.1、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0-300毫升,兑水1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搅拌均匀堆闷3小时。

1.2.2、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30-40毫升拌麦种20-25公斤,堆闷3小时。1.2.3、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80毫升加水兑成100-150毫升药浆,

处理种子10-15公斤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拌种堆闷6小时后阴干播种。也可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和起身期用

15%三唑酮500倍液或12.5%全蚀净及时灌根或顺垄喷浇小麦根部,灌根前后尽量不要浇水。发病重的地块要多灌一次,间隔7-10天。

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的时候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