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参考文献(宠物参考文献)

2024-04-17 19:55:10

您可能听说过古人用战马陪葬、用狗陪葬,甚至用猴子陪葬, 但您听说过用大熊猫陪葬的吗

2001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 湖北省秭归县的官庄坪遗址 进行全面发掘。

在这次考古活动中,遗址内出土了不少4000年前的文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考古人员发掘到第77号墓时,墓穴中赫然出现了一头随葬的大熊猫骨骸

考古人员极为震惊,因为用熊猫随葬,而且是如此久远的年代,在中国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

除此之外,就只有84年发掘的西安白鹿原上 南陵 (刘邦侧室、汉文帝生母薄太后墓)曾出土过熊猫骸骨, 从葬品分析薄太后当时是养了一只熊猫当宠物 ,所以才有熊猫陪葬。

官庄坪遗址则不同, 它是具有4000多年 历史 的史前遗迹 ,而这个年代正与传说中蚩尤所在时期颇为符合。

那么问题来了,传闻中九黎部落首领蚩尤的坐骑便是熊猫,而古人也常有用心爱坐骑殉葬的传统, 那么这个用熊猫陪葬的官庄坪遗址77号墓,是否就是传说中的蚩尤墓呢 还有官庄坪遗址本身,会不会就是黄帝大战蚩尤时落败逃走的九黎部落呢

上古神话传说和现代考古的惊人发现相结合,让我们终于有了一丝窥见远古 历史 真相的可能。

在网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蚩尤的坐骑是 “食铁兽” 这个说法,据《神异经》讲,食铁兽就是熊猫。

关于《神异经》这本书,其实看名字就知道,它 “又神又异” ,书中内容几乎全是古代神话志怪小说,它的内容是不能拿来作为具体史料的, 所以“食铁兽等于熊猫”的说法,先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其次是我翻查了很多史料, 都没有找到蚩尤坐骑是食铁兽或熊猫的具体出处 ,因此网上流传的 “蚩尤坐骑为熊猫,涿鹿大战蚩尤被熊猫坑了” 等等传言,应该是广大网友们搞出来的一个欢乐梗,仅此而已。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段记述, 却表明熊猫这萌货在远古战争中很可能是出过场的

轩辕是黄帝名字,这段话说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联盟在阪泉这个地方大战,黄帝驯服了一群猛兽,驱之以攻炎帝,历经三场战斗,最终黄帝一方大获全胜。

这段记录中的貔貅,便被认为是熊猫

看到此处,估计很多人会想,貔貅就是貔貅,它啥时候变成了熊猫呢?

坦白说,我原本和大家有一样的疑惑,但在祭出翻查史料的技能后, 发现这古人口中的“貔貅”,恐怕还真是熊猫的另一种称呼

王士祯,清代名士,官至康熙朝刑部尚书,他在其著作 《陇蜀馀闻》 中曾有一段记载:

此段话中貔貅的产地、形态,包括 “迟钝、似熊” 等等描述都与熊猫有相当程度的吻合,事实上在 《峨眉山志》 中也有类似描述,而且《峨眉山记》中还多写了一句 “古老传名皮裘,纪游者易以貔貅” ,这话意思是当地人叫这种疑似熊猫的动物为 “皮裘” ,外地人听了便以为叫的是 “貔貅”

以上,就是 “貔貅即熊猫” 说法的真正 历史 出处。

所以司马迁《史记》中被黄帝驱赶去进攻炎帝的 “猛兽” 之一有可能还真是熊猫。

只是这事实在很喜感,想来那炎黄大战的铁血战场上,只听得黄帝部落的熊猫队队长大吼一声: “小的们,给我冲上去狠狠地啃!” 一群黑眼圈熊猫便在饲养员的驱赶下连滚带爬地冲上去与敌大战,就算咬不死你咱也要萌死你,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能让人笑出眼泪。

言归正传。

据前文考证, 目前没有确切证据显示蚩尤坐骑为熊猫,但熊猫作为一种猛兽兵器在远古战场上使用却是有可能的 ,那么官庄坪遗址中的陪葬熊猫,是否正好可以作为中国远古时期部族使用 “熊猫战士” 的某种考古实证?

还有那发掘出熊猫遗骸的官庄坪遗址,会不会正是传说中黄帝部落联盟中的某一支呢

很显然,要解开这个谜题,就得先了解官庄坪遗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远古遗迹。

官庄坪遗址隶属 湖北省秭归县香溪镇 ,镇上有条小河叫香溪河,因此此处得名 “香溪”

相传这香溪河畔乃是王昭君故里,杜甫有诗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讲的就是此处。

王昭君的故里在香溪河的上游, 而这条河的下游,正是官庄坪遗址的所在地

官庄坪遗址最初发现于建国之初的1958年。 1981年湖北省博物馆曾做过一次试掘,发现了一批周朝时期的遗存

1994年三峡水利建设工程正式上马,同年大规模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开始启动, 官庄坪遗址由此进入全面发掘期

由于官庄坪所在地自古以来便是湖北经三峡通往巴蜀的咽喉要道,因此此处文化遗存极多,商周之后的就不谈了, 仅新石器时期的史前文化就出现了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等多种外来文化遗存

其中发现熊猫遗骸的77号墓,年代上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

石家河文化起源于长江中游一带,因湖北天门 石家河遗址 而得名, 为两湖江汉平原最典型的史前文化之一,其晚期年代距今约4400年—3900年 ,如果按逻辑推理,这个年代正好是《史记》中所言的 “三皇五帝” 时期。

《史记》中讲黄帝用熊猫作战,而官庄坪遗址中的石家河文化晚期墓穴恰好又出现了陪葬熊猫的遗骸, 那么石家河文化晚期会不会就是黄帝部落联盟之一

客观地讲, 从地理位置和年代相符这两点看,再加上熊猫这个极为特殊的特征,应该说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如果真能在考古实证方面确定石家河文化晚期就是黄帝部落联盟之一,那在中华文明探源上将是一次重大突破 ,这也将是考古学上第一次有确切考古证据证明炎黄二帝及蚩尤等上古神话传说人物的存在。

从熊猫陪葬这种特殊情况入手,或许是个不错的路径,期待将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考古研究发现。

我们再看看官庄坪遗址中出土的熊猫遗骸具体情况,这其中也透露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77号墓中出土的是一副熊猫完整下颚骨 ,有完整的全套颊齿,门齿脱落,左犬齿脱落, 右犬牙齿保存较好。参考哺乳动物年龄与牙齿生长规律 , 这只大熊猫应该还属于青年个体

由研究结果可见,此墓中陪葬的是一只尚处青壮年的熊猫骨骼, 按照古人的墓葬观念,很显然熊猫对墓主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墓主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两个推测。

一是墓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一名熊猫饲养员 ,就像战士会随葬兵器、制陶者会随葬陶器一样,这位饲养员随葬了熊猫骨骼,是在表明他的职业。

如果按这个推测,表明在4000多年前,中国上古先民就已有了人工饲养熊猫的经历。

当然,他们那时养熊猫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延续熊猫种群这么高大上, 其原因不外有二,或像猪一样养肥了杀了吃肉,或似黄帝一样培养“熊猫战士”去打仗

其实我个人认为,养着杀了吃肉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毕竟熊猫那肉乎乎圆滚滚的体型,光凭肉眼就可看出它肉多。

坦率地讲,我很难去想象上古先民们的菜谱是怎样的,比如烤熊猫炖熊猫这种,咱是真的想都不敢想。

第二种推测则比较简单,可能是墓主曾吃过熊猫肉 ,觉得熊猫肉很美味,本着 “事死如事生” 的葬制观念,用吃剩的熊猫骨头陪葬,希望到地下也能继续吃熊猫。

以上这些都是推测,毕竟时间已经过去几千年,当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我们已是不得而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今4000年的岁月已然逝去,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终究变成了传说,官庄坪里的一切也随着滔滔东去的江水湮灭在 历史 的尘埃中,只留下早已衰败的遗迹无声倾诉着曾经的辉煌。

然而衰败只是繁华的另一面,衰败只是为了再次繁华积蓄力量, 繁华和衰败组合在一起,才能让我们窥见 历史 ,看见未来

文明有脉动,万物有灵犀,世上早已没有了黄帝和蚩尤,但这万里江山,却永远刻下了炎黄二字的不灭印记

参考文献:《秭归官庄坪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4;

《湖北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研究报告》,人类学学报,2005;

汉司马迁《史记》,清王士祯《陇蜀馀闻》,《峨眉山志》等。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