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鸽花卉(清洗花卉植物叶片注意时间和方法)

2024-04-17 23:48:55

花卉植物放的时间长了,也会像其他物品一样积灰尘。很多朋友问花卉叶子上面的灰尘要不要清理,清理会不会把花给弄死了呢?

答案是要清理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盆栽植物,特别是叶面宽大的观叶类植物,它们在摆放过程中总是容易吸附灰尘,一方面灰尘会阻塞叶片上的气孔,使植物无法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氧气或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蒸发到外界。二是灰尘还会使盆栽植物看起来灰头土脸,喷水之后更是污渍斑斑,显得十分不美观。

那么,花卉植物叶子清洁应该注意什么呢?

方法

喷水法:利用喷雾器的水流冲击力将叶片上的灰尘冲走。

擦拭法:用蘸了水的海绵或棉布反复轻轻将叶片上的灰尘污泥擦干净。毛刷法:用软毛刷将叶片上的灰尘刷干净

注意事项:前两种方法不适合仙人掌类、多肉类以及叶片具有绒毛的植物。叶片一旦被水弄湿后很难蒸发,即使用干布吸去水分也无法保证能够一定时间内晾干。而一些怕水的花芽如非洲菊叶丛的花芽、君子兰叶丛的假鳞茎也不宜沾水,特别是在发芽期和孕蕾期,遇水会影响花卉的发育。此外,不要直接将水喷在花朵上。花朵遇水易腐烂、枯萎,还会造成受精低下,影响开花结果。石榴、海棠、倒挂金钟以及紫薇等盆花对叶片喷水会造成枝叶徒长,推荐使用后两种清洗方法。

时间

清洁叶片的时间为早晨,使叶片在入夜到来之前有充足的晾晒时间,以免因夜间缺少阳光以及温度降低,使叶片处于潮湿的环境。

花卉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为了满足花卉生长需要,及根据各类花卉品种对土壤的不同要求,配制一种养分充足、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水保肥及通气排水的土壤,这种土壤即称为营养土。那么,花卉营养土怎么配制呢?下面花匠大叔介绍花卉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1、园土

取自菜园、果园等地表的土壤,含有一定的腐殖质,并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常作为多数培养土的基本材料。

2、山泥

是一种天然腐殖质土,土质疏松带酸性。腐殖酸含量以腐熟黄山泥为多。山泥是栽培酸性花卉的主要土壤材料。也可单独使用,种植茶花、杜鹃花等喜酸性花卉。

3、泥炭土

由泥炭藓炭化而成,因形成的阶段不同,分为黑泥炭和褐泥炭两种。黑泥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有机质较少,呈微酸性或中性;褐泥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呈酸性。

4、腐叶土

利用各种植物叶片、杂草等掺入园土,加水和人畜粪尿发酵而成,腐殖质含量高,保水性强,通透性好,pH值呈酸性,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材料之一。

5、厩肥

以牛、马、猪、羊、鸡、鸭、鸽粪加上草泥土堆积,待腐熟发酵后成厩肥土,富含腐殖质及养分,须经暴晒过筛后使用。

6、砻糠灰

主要是稻谷壳、麦壳、草烧的灰,也称为草木灰,富含钾肥,可作为培养土配制材料,使之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略偏碱性。

7、锯末土

以发酵好的锯末与田园土各1份混合,适用于各种盆花的栽植,锯末土可使花木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生长旺盛。

小贴士除了以上介绍的那几种外,还有苔藓、骨粉、河沙、塘泥、河泥、针叶土、草皮土、珍珠岩、蛭石等,均是配制培养土的好材料。大家也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花卉来配制营养土。

花卉地涌金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地涌金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千瓣莲花、地金莲等,是一种中国特产的花卉。地涌金莲先花后叶,花冠犹如从地面涌出的一朵金色莲花,硕大、灿烂、奇美,拥有一种独特的韵致。这个美丽的热带植物还是佛教的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地涌金莲生性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多生长在南方,但是现在条件的提升又不仅仅限于生长在南方了,想在北方种植可以盆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地涌金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地涌金莲的栽培价值介绍

1、园林:地涌金莲开花时犹如涌出地面的金色莲花,景观十分壮丽,庭园中适于窗前、墙隅、假山石旁配植或成片种植,也适合盆栽观赏。

2、药用:地涌金莲花可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治白带、红崩及大肠下血,茎汁用于解酒及草乌中毒。

地涌金莲的生长习性介绍

地涌金莲原产中国云南省,四川省也有分布,我国特产花卉,在西双版纳栽培得尤其多,北方地区只宜盆栽。喜光照充足,喜温暖,在0℃以下低温,地上部分会受冻。喜肥沃、疏松土壤。易移栽,多生于山间坡地或栽于庭园内,海拔1500~2500米。

地涌金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1、繁殖:地涌金莲以分株繁殖为主,于早春或秋季,把根部分蘖长成的小株带上匍匐茎,从母株上切下另行种植,也可播种繁殖。

2、浇水:地涌金莲在南方温暖地区常露地栽培,春秋季分株栽植后需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要适当浇水,雨季需及时排水。

3、施肥:地涌金莲早春和秋末在植株周围开沟施腐熟有机肥,并在假茎基部培以肥土,旺盛生长期适量追肥,可促进生长开花。

4、修剪:地涌金莲花后地上部假茎逐渐枯死,应及时将其砍掉,以利翌年再发。

室内芦荟怎么养?植物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详解

芦荟是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是最好养的植物之一。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有的象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却不及10厘米,其叶子和花的形状也有许多种,栽培上各有特征,千姿百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生长特性是喜阳光,但惧烈日;喜湿润,但忌积水;耐高温、怕严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芦荟的养殖条件

芦荟本是热带植物,生性畏寒,但芦荟也是好种易活的植物。当然,要使芦荟长得快、养殖多,必须根据芦荟的特点精心培植。

1、土壤。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2、温度。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5℃,湿度为455%。

3、水分。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4、肥料。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蛆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1、盆土的配制。盆土应具有排水、保水、透气和蓄肥的良好性能。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质、园田壤土、河沙的比例为2:2:1。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其比例不变。芦荟喜欢在中性环境下生长,最适宜芦荟生长的盆栽基质酸碱度,一般要求pH6.8~7.0。此外,要求盆土比较清洁卫生,可用必灭速等进行土壤消毒、灭菌处理。

2、选盆。从花盆的质地来分,有泥瓦盆、紫砂盆、瓷盆、塑料盆等,根据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选择合适的花盆栽种。透气性好的泥瓦盆最适宜栽培芦荟。若选用新盆,则应用水浸透,否则上盆后浇水不易把盆渗透,半干半湿的盆壁会伤新根。如用旧花盆,则应把盆土残渣、青苔洗刷干净,放在阳光下晒干再用,既能增加盆体透气性,又能预防病虫害。

最后一看,还是这个可以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

内容摘要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Wilson)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E.H.Wilson)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在国内,尽管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却了解有限,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中国东部花园对西方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爱花,在2500多年前,花就在我国人民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有关桃花、芍药和萱草的诗歌就很好地表明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培育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绚丽花卉。不仅如此,中国的花卉很早就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我国的桃花以及培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欧洲。

进入近代后,西方英、法各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的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更多的需求。当时来华的西方商人等很快对我国众多异乎寻常的漂亮花卉的产生了强烈兴趣,千方百计设法引进我国花卉的种苗。

鸦片战争前,西方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广州,是一个花卉园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花木种类十分繁多,素有“花城”之誉。当时广州东南郊有一大型园林区——花埭(或称花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花卉种苗和盆景交易的中心。它是早期西方商船主购置我国花卉的重要场所。

另一方面,在北京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有一定植物学基础、在中国御花园效力的法国人汤执中(P. D’Incarville)等,也积极通过内陆商路向欧洲的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的植物园传送一些见于北京园林的花木种苗。其中汤执中送出的植物包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苏铁(Cycas revoluta)、角蒿(Incarvilea sinensis)、翠菊(Calllistephus chinensi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以及紫堇属的一些植物。此外,还有北京很常见的绿化树种侧柏(也叫扁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槐树(Sophora japonic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以及大枣(Ziziphus jujuba)、枸杞(Lycium chinense)和染料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等等。有关记载表明,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从我国输入的花卉和观赏树木包括已经不少,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 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荚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成为闪耀红心(Showy leedingheart),颇富烂漫色彩。翠菊是我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体现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the Tree of Heaven)。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the Golden Rain Tree)。进入19世纪后,英国丘园派出的科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验茶员雷维斯等又从我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

在西方早期在中国引种的花卉中,菊花和月季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大量的品种。这种美丽的鲜花很快引起欧洲商人的注意。

大约在1688年,有“海上车道夫”之称的荷兰人,引进了6个漂亮的菊花品种,花的颜色分别为淡红、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和紫红。1751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的学生奥斯贝克从澳门带回一种野菊花到欧洲。1789年,英国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进中国的菊花,据说其后英国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种培育而来。后来,在1798年到1808年间又有八个新的品种被直接引到英国。

1804年,英国一些精干的园林艺术家成立了“伦敦园艺学会”(1860年改名为“皇家园艺学会”)。这个学会的成立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在华收集观赏植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英国学者曾经写道:中国花卉“与我们自己的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类别,而且还体现在其被使用的方式和安排它们时显露的美学价值。……甚至在远东被用于园林和植物中的象征手法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东西成了一时的流行时尚。”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想方设法大量引种中国花卉。其中也包括菊花。

菊花受到西方人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菊花盛开于秋天花很少的时候,而且花期长。作为一种时令花卉,其观赏价值是十分突出。当时园艺学会的秘书萨本就指出了这一点,同时认为园艺学会的植物园里虽已栽有12个菊花品种,但根据有关资料,但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非常必要作进一步的收集。

园艺学会先后于1821年和1823年派出鲍兹和帕克斯到我国引进菊花新品种和其它一些花卉。他们送回去30个菊花新品种和大量其它观赏植物。加上在广州的雷维斯等人的不断引进,从1821至1826年,萨本描述了不下68个菊花品种。稍后广东沿海较好的菊花品种几乎全被引进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园艺学会派出的福琼到我国当时开放的南方口岸城市收集园林植物。他被西方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先后四次来华,给西方引去了包括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杜鹃、蔷薇、忍冬、铁线莲等190个种和变种园林植物和经济植物,其中有120种是西方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舟山引进的一个菊种——“舟山雏菊”。这种菊花是1846年由福琼送回英国的,在那以后的20年中,经西方园艺学家之手,这种小花培育出各类普遍栽培的焰火品系。福琼引进“舟山雏菊”被认为在菊花育种史上开了新纪元。

因为重视的缘故,西方在菊花的育种方面进展神速,而且成就很大,到1852年,与我国相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如今不但是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而且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四大切花种类之一。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花卉之一,难怪有人认为菊花肯定是西方从远东引进的最重要的园林植物。

西方从我国引进的重要园林花卉很多,早期堪与菊花交相辉映的是月季。月季在西方的园林和家庭装饰中所起的作用与菊花相比毫不逊色。 月季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观赏花卉,在南方四季都开花,花期很长。因此叫月季,俗称月月红。月季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当今西方园艺界的重要性堪称举足轻重,它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栽培的品种据说达20000多个。这似乎是西方人对蔷薇属植物情有独钟的结果。根据美国植物学家里德(H.S.Reed)的说法,西方栽培的月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种。第一种是月季(Rosa chinensis)。它于17世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引进印度,1781年再经印度被引到荷兰,因此曾被误认为原产印度。1789年,英国的班克斯把月季带回英国栽培;差不多与此同时,它也被引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植物园栽培。另一个种是多花蔷薇(或称野蔷薇R. multiflora)。这个种的标本在1793年的时候曾由英国来华使团的一个随员采得。1804年它的一个变种被引进到英国。还有第三个种便是芳香月季(R. odorata),1808年被引入英国。基于这三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西方得到众多千姿百态的月季和玫瑰。

当然,由于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西方人从我国引入的与月季同属的蔷薇属植物远不止这三个种。1792年,英国使团的随员曾在我国采得硕苞蔷薇(R. bracteata)带回英国。1807年,又有木香花(R. Bankisiae)被引到英国。1823年,英国园艺学会派来的采集者又从我国引进过一些玫瑰的新品种。其后由同一机构派来我国采集园艺植物的福琼又在厦门和上海采集得不少蔷薇属植物种苗送回,其中包括他从宁波收集到一种当地人叫“五色蔷薇”的品种。此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从我国引种蔷薇属观赏植物。

这一时期引入西方的花木还有许多被广泛栽培,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的卷丹便是其中之一。卷丹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成球形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由科尔引回去后,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于它形态上的上述特点,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由雷维斯、鲍兹出大力引回的大量藏报春(P. sinensis),后来在英国也被普遍栽种。

另外,法国传教士送回的臭椿种子,被培育出大量的树苗,为英法都市广泛用作行道树。19世纪中叶福琼从我国舟山引进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现在西方栽培非常普遍;由他引进西方的榆叶梅和锦带花在西方也有不少栽培。此外,原产我国南方的木香花的一些变种则在地中海沿岸园林中非常普遍栽培。因为中国有如此丰富的花卉资源,因此福琼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的确确是‘中央花国’。”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二 威尔逊打开西部花园

19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和英国海关人员韩尔礼在我国西南四川山区和湖北宜昌附近的收集,使西方人认识到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以及西北等地高山峡谷中还蕴藏着大量奇丽的花木资源。当时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向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的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他建议英国著名的维彻公司派人到那些地方收集新植物的种苗, 1899年,英国年轻的园艺学者威尔逊由维彻花木公司派出来到中国。由于他在那一地区的成功收集,因此他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

如果把威尔逊的工作作为西方在华引种工作整体的一个阶段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前一个阶段的福琼等人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不同,这一阶段西方人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而其数量更大。许多花卉甚至更有魅力,象珙桐和香果树不但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北半球最漂亮的观赏树木。因此它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

威尔逊头两次来华,都是由维彻公司雇用,时间分别是1899至1902年和1903至1905年,而且各负有引进珙桐和绿绒蒿的明确使命。

比较我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而言,珙桐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这种花苞片成对象鸽子展翅的漂亮观赏树木标本,首先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我国的川西宝兴采得。它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法国植物学家还特地在其编写的有关这种植物的著作中配上了一幅漂亮的彩图。因为花苞片的形状,珙桐被美称为“鸽子树”(dove tree)或“手帕树”。可能是这种树的描述和他那幅漂亮的插图引起了商人的注意,维彻公司才产生了引种的念头。

1899年,威尔逊来华收集这种树苗。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轻而易举地在鄂西山区找到这种他认为是北温带“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木本植物”,收集到大量的种子和插苗。成功地引到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栽培。现在,不少珙桐已长成高达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参天大树。这种漂亮的鸽子树现在不但为欧美普遍栽培,而且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

威尔逊第一次来华除成功地引进珙桐外,还引去了大量的其它观赏植物。他当时去的鄂北和川东等地是我国的槭树属等木本植物的中心,所以他的引种包括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如娇艳动人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血皮槭(Acer griseum)、青榨槭(A. 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 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喇叭杜鹃(Rhododedren disclor)和粉红杜鹃(Rh. Fargesii)等等。

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