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花卉帽筒(惜花春起早帽筒(华山款)是那个年代的)

2024-05-05 13:31:15

帽筒约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当时是单只的,口径较大,清代放帽子用的,谓之“帽筒”,清末开始就成对了,放于条几的两侧,当装饰品了。从颜料上分,有青花,粉彩,水彩,洋彩,浅绛彩。

您的帽筒是洋彩(民国的时期日本进口的材料,非常容易操作,彩料经烧造后不变色,成本低,当时流行极广,平民用的多。

如全品,1--3千元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色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收藏投资两相宜。 其理由是:第一,这个时期民窑粉彩瓷器真品较多,对工薪族古瓷收藏者来讲相对容易,特别是对年岁比较大的收藏者,这些收藏品可能似曾相识,多少还有儿时的记忆,甚至祖辈留下的传承有序的一两件传家宝,自己有绝对的把握,也容易上手,不会有赝品之忧。

第二,同治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第三,同治粉彩器最好能收集器型完整,造形独特,画工精细者。广东藏家吕公志强几年前收集到的清同治粉彩绘八仙人物六方形带梅花孔帽筒,是清帽筒典型器。据考,帽筒最早出现于清嘉庆,是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花翎顶戴用的,六方形居多,身部留孔。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也可用于熏香除臭。随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逐步演变为家户人家的陈设器,以园型不带孔居多,已不具置花翎顶戴的功能。故这种式样的帽筒,特别是画工精巧的粉彩群仙人物纹帽筒,比同是粉彩的山水纹、花鸟纹价格高,比同类青花纹式的价格也高出许多。最后,还要吕公提醒一句,目前市场上已出现这个时期的新仿品和老胎新作粉彩画的粉彩器,广大藏友应注意鉴别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