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古代科举考试等级怎样的呢)

2024-03-29 21:27:56

按等级排名从初级到高级应该是秀才、举人、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时经常看到文人才子上京赶考,求取功名,下面具体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排名~

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县府两级属初试,初试合格叫童生。可进入科举考试。共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院试考中后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秀才参加乡试,合格者员叫举人

●会试地点京城,考中后称贡士

●贡士可参加殿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殿试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殿试第一名-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县试、府试

县试与府试算是初选,相当于县、市级的考试,选拔两次。只要是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通过了被称作童生。基本上相当于高小水平。有了童生的资格,就可以在求取功名的路上继续前行,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二、院试

童生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提督主持的院试。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不合格的仍旧是童生。很多人都认为秀才水平很一般,影视剧里秀才的形象,往往是贫穷、迂腐的象征。

但事实上,能成为秀才的人,已经是那个时代绝对的文化人,所以,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只是因为秀才与做官无缘,品级不入流,但又放不下文化人的架子,所以给人“穷酸”的感觉。实际上,秀才在当地也受到一定的尊重。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私塾的教书先生,大都是秀才出身。凭自己的能力解决温饱应该不成问题。

三、乡试

乡试,算是科举考试中的大考。一般在秋天(中秋前后)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在省城举行。乡试考试过了,那就是举人了,意味着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做官的几率很大。一般一个县里,数年才出一个举人。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范进五十多岁才中举人,结果喜极而疯,可见举人的份量之重,读书人渴求之深。的确,从“秀才”到“举人”,虽说只差了一个级别,却是人生的大反转。我们看到范进中了秀才以后,虽说吃上了老丈人胡屠户送的肉食,却还是被胡屠夫骂的狗血淋头,上门借钱都被打出来。后来中了举人,却是吓得老丈人胡屠户唯唯诺诺,人前人后给范进赔笑脸。所以,“中举”之后,几乎可以一步登天,一夜之间,从草根变土豪。

四、会试

拥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在乡试的第二年进京赶考了。会试,在春季举行,每三年一次。由礼部主持,称为“春闱”、“礼闱”。能够进京赶,进一步深造的,一般都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古代进京赶考路途遥远,耗资巨大,一般家庭难以承担。举人参加会试,考试通过称为贡士,意思是进贡给天子的士子。其实这已经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的级别了,贡士基本就是准进士了。后来皇帝怕主考官徇私舞弊,又加了一道殿试。

五、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算是加试。参加殿试,如果不出大错,基本不会被刷。殿试最后结果分三等:

第一等,进士及第,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

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中了进士就非常了不得了,多数做到京官。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是同治年间考中的进士,官至吏部主事。

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有的说,古代进士相当于现在博土后水平,有人说相当于院士一级。其实由于古今制度不同,考试科目差异,实际上并没有可比性。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古往今来,那些莘莘学子,不管是求取功名也好,实现个人抱负也罢,均是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县试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府试试期多在四月,院试三年之内两次,八月。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府试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考试内容和场次与县试相同,试期多在四月。府试合格方可参加院试。

院试又叫道试,由主管一省诸儒生事务的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 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