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二手车(继上市传闻后,沈晖不再担任威马汽车销售公司执行董事)

2024-03-31 11:21:15

财经网汽车讯?公开数据显示,近日,浙江威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执行董事沈晖已退出。

财经网汽车发现,浙江威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执行董事SHEN?HUI,经理陆斌、监事ZHOU?PATRIK?PENG从主要人员中退出;新增主要人员有监事袁涛、经理兼执行董事周晨。与此同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陆斌变更为周晨。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公司为威马汽车旗下子公司,变更系因业务发展需要,属于公司正常行为。

浙江威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亿,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别在上海和杭州设有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二手车中介服务、汽车保险代理、汽车租赁服务等。

公开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第二季度累计销量环比上涨77.8%,6月销量为2028辆,环比增长34.9%,高于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26.8%的增幅。随着销量向上,销售公司人事调整引发业内多方猜测。

不仅如此,上周五彭博社爆料称,威马汽车正寻求300亿估值的发行报价,预计最快年内登陆科创板。对于此说法,威马汽车相关人士未予置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电动车如何才能超越燃油车?现在的电动车是否值得入手?

在燃油车时代,品牌的破产、重组、退市都是非常常见的,这虽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该品牌产品的正常使用却造不成太多的阻碍,比如前些年的力帆、众泰、纳智捷依然在二手车市场有着不错的流通率,这主要是因为燃油车修理维护的技术都比较普及,甚至一些基础性保养车主自己就能完成,但在新能源领域却并非如此。

去年11月份,经过内部信、降薪等众多措施之后,威马似乎依然未能止住颓势,创始人兼CEO沈晖在微博上甚至用“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来形容威马的困境。2023年,威马的情况更加糟糕,不仅销量没有任何起色,裁员、停薪等负面传言却一个接着一个,很多人都在预测威马已经走到了尽头。

有媒体探访了北京地区包括发现位于北京合生汇、五方天雅、金港汽车园、朝阳大悦城等地的4家威马4S店和体验中心都已大门紧闭。其中,金港汽车园内的威马4S店已经完全撤店,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里曾经还有一家威马的4S店,实际上不止北京,包括上海、重庆等地的4S店都有停摆的情况,威马的线下售后体系正逐渐陷入瘫痪。

3月14日,一位使用威马汽车的网约车师傅在网上投诉:“威马动力系统故障需要更换电机,但是厂家一直不发货,也没用具体发货时间,网约车每停一天都是经济损失,月供却要继续还。”,从言语中可以看到该车主的无奈,也侧面证明了如今的威马已经不具备快速处理售后问题的能力。

这不禁让一些购买了其他新势力品牌的网友开始自危,“有威马的车主不?4S倒了外面可以修车吗?”“哪吒车主瑟瑟发抖”,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类似于威马这种品牌售后体系崩塌的品牌,车主们不能自己去外面维修吗?很明显,新能源时代,汽车很大程度上已经与4S店深度绑定,不再跟油车一样可以任由消费者选择4S店或其他途径保养维修。

每个新能源品牌都有一项“三电终身维修”的政策,此政策的前提条件就是维修保养一定要在4S店进行。实际上,哪怕品牌们没有强行要求“进店保养”,车主也很难选择外面的维修店或连锁店维修保养。

首先,电车的保养相对于油车来说价格确实低了不少。很多油车车主不愿意在4S店保养最大的原因就是收费问题,一般来说,4S店同样的项目比外面要贵30%-50%,但最后达成的效果却几乎一致,很多油车车主除了免费的首保之外,几乎不会再进4S店保养。但电车的小保养收费一般在两百到三百左右,这样的价格很难让车主拒绝进店保养。

熟悉电车的朋友都知道,每次保养更新车机系统、检查电池情况是重中之重,偏偏对于三电系统来说,只有自己品牌的售后才能彻底的做好检测,大部分维修店没有相应的设备跟技术。这点对于电车的维修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电方面的维修。

抛开维修店的技师是否有能力维修电车的三电系统,光是维修电车其中的风险就不是维修店愿意去承担的。2020年夏天,位于杭州良渚街道的一家景仙汽修厂起火,火灾导致修理厂数十辆汽车几乎全被烧毁,经过消防认定,此次火灾是位于一层的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引起的,整个维修店毁于一旦。

就在今年三月份,连江法院审结了一桩新能源维修店案件。一位纯电动小型车的车主因为故障把车给了某个维修店进行维修,该店对车辆电池进行了拆解分离,放置在修理厂,当晚就引起了大火,致使该故障车全车损毁,最终法院判定修理厂赔偿车主所有相关损失。除此之外,维修电车更让人害怕的是,电车中分布大量的高低压线束,如果维修人员不够专业或对该品牌车型不够了解,很大概率会危害人身安全。

可以看到,对于修理店来说,维修一台电车不仅要承担经济风险,还有员工安全风险,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趋势下,也不怪维修厂不愿意接新能源车的维修业务,哪怕自己有专业的技师与设备,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这就坑苦了一些像威马这样品牌的消费者。

这里还有人想到了汽车品牌的“十年强制售后”规定,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即使车企破产倒闭、汽车退市,厂家也要确保对应车型10年期的零部件供应,以应对消费者售后维修保养的问题,但这项规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强制规定零件到货时间以及惩治手段。

拿威马举例,上海青浦区消保委在接到大量车主投诉之后明确要求威马做好售后服务,但威马依然抱以回避态度,消极应对,不妥善处置消费投诉,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解决方案,最后逼得消保委只能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风险警示。实际上,威马如果真的全面破产,它只需要在国内留下一家售后门店,就可以履行规定,但对各地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维修需求与零部件需求肯定得不到及时的供应与解决,外面的修理厂又不接手,到时候这些新能源车主一旦车坏,就只能听天由命。

因此出行局也在此提醒一些不愿承担这类风险但又有新能源或者电车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新能源品牌中,一定要挑选出至少处于上升期且现金流雄厚的企业,不要去铤而走险,当然最保险的方法还是选择背后有传统车企站台的品牌,比如广汽的埃安、比亚迪、吉利的几何等等。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出行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提升保值率,车企应该如何玩转汽车回购服务?

电动车能超越燃油车,现在的电动车是值得入手。方法:全球能源许多设计开发,石油价格也一直是持续增长,在能源焦虑不安的这种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技术,电动车辆早已是现阶段及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向。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比能量,是所有电池企业共同的课题研究。但性能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必须减少。

对电瓶车来讲,节约出行花费还体现在各个方面。一方面从选购逐渐,电瓶车免购置税就已经显示出优点;另一方面在养护层面,汽油车每年至少耗费上千块,而电动车保养花费很少。所以在养车费用上,电瓶车除开车子自身选购耗费外,日常养车费用对比汽油车十分明显。

质保期不但体现出汽车企业针对集团旗下车型的自信心,更体现出针对消费者的诚心。针对汽油车来讲,选用2年四万公里或是三年六万公里“行规”已持续数年。但车子出问题一般在五年上下,因而汽油车两、三年的质保期期限大量仅仅“摆放”,在车辆出保以后,顾客一直胆战心惊。在今年的市场不景气,一些汽车企业为了能表明诚心,发布核心部件五年乃至十年质保,但众多限定规定,对消费者诱惑力受到影响。?

电瓶车在质量保证层面气魄不仅于此,例如威马乃至发布驱动力电池终身质保,等同于在售后承诺抛出去“大小王”。需要特别强调,威马驱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是针对一整块动力锂电池开展质保,并不是有的车企“以偏概全”只质保期锂电芯。因此当车主在日常检测中发觉动力锂电池某一模块出问题,威马将对它进行完全免费拆换或检修。这类“简单直接”的方式,让消费者真真正正获益与安心。?

电动二手车销售市场目前还没产生经营规模,可是市场前景非常大。虽然目前在电动二手车查验这些方面,都还没完善管理体系可以参考,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二手车发展趋势处在停滞不前情况。在8月份,威马公布第一个官网认证电动车二手车知名品牌。与此同时创新威马二手车检测管理体系、二手车电商服务平台管理体系、二手车官翻认证体系及二手车质保体系。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有里程焦虑之外,保值率同样较低。根据《2019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三年平均保值率仅为约32.31%。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之所以如此之低,和保有量较少、二手车残值鉴定不规范以及动力电池稳定性较低等都有很直接的关系。而为了提升保值率,部分车企也推出了回购服务。

以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为例,就推出了所谓的直购模式。而该种模式就是将纯电动汽车的车电分离,对动力电池采用租用的模式。而合同到期后,如果消费者选择续约、买断动力电池,或者直接由威马官方进行回购车辆。如果车辆拥有6年以后,用户支付一元便可完整的拥有车辆的所有权。

威马汽车所推出的直购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旗下车型的保值率,但也是一个闭环销售网络。也就是说,威马官方进行回购车辆,消费者只能选择购买威马旗下的其他车型,而并不能选择购单购买其他品牌。所以在这个闭环网络中,威马车型的保值率得到了提升。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面向市场。而针对目前保值率如此之低的现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动力电池稳定性。就目前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来说,两者均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不断产生衰减。而如果谁的电池衰减速度更慢,能量密度更高,那么就有助于提升保值率。

所以,车企要想玩转汽车回购服务,提升车辆的保值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动力电池的稳定性。不过就目前来看,很多新能源车企均是采购第三方的动力电池,所以对电池质量的把控更显得捉襟见肘。而这个时候车企可以尝试踏足动力电池生产领域,这样对以后控制成本也有很好的作用。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