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风新能源(中国光伏企业前五十名有哪些)

2024-03-31 11:04:08

太阳能具有环保,效率高无枯竭危险的特性,在使用上对地理位置要求较低,因此我国光伏发电 市场发展快速。

在应用分布上,光伏 发电36%集中在通信和工业应用,51%在农村边远山区的应用,小部分应用于太阳能商品如计算器,手表等。

除此以外,光伏的应用呈多样化趋势,与扶贫,农业,环境等相结合。例如,最近一两年光伏农业大棚正在快速扩张中,有数据显示,光伏农业项目占2015年上半年备案项目总数的30%左右,成为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各大企业的排名如下图所示:

49:广东宝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50: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在常规能源面临资源枯竭,环境状况形势严峻的今天,人们正积极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来取代煤、油等传统能源。

如今常用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近年来,我国部分新能源利用技术也得到了长快速发展,尽管目前的消费比例还不到10%,但发展速度有目共睹。

例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3年实现“翻倍增长”,总装机容量目前居世界第四;太阳能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

生物质能源是近几年来发展快速的一能源领域。其低污染性,分布广泛性,并且总量丰富,使得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生物质能源在利用上目前仍以直接燃烧为主。除此以外,生物质也可以应用在发电,和制造乙醇汽油燃料等。

风能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对面积要求较高,其应用没有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广泛。但风能发电成本低,在条件优厚的地区风能发电成为当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有利模式。

核能尽管不是可再生资源,但核能干净,无污染,几乎零排放的特征让核能发电在能量资源利用上颇受关注。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核电站13个,共22台机组。核电行业技术要求高,具备一级生产资质的企业少。

可能南京自己都没想到,一直看不上的合肥,会有一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方位超越自己。

博郡、拜腾、知豆、天美……说出来,南京的新能源品牌不少,但却没有一个能拿得上台面。

博郡正欠薪、拜腾量产无期、知豆泯然众人、天美不知所向,南京雄心勃勃规划的新能源产业没有一个能支撑起辉煌的梦想。

反观合肥,大众投资江淮,蔚来总部落户,再加上江淮和奇瑞两大本土品牌,合肥俨然已进入新能源产业链的顶层。

相比之下,噫吁哀哉。

曾几何时,南京也是站在中国汽车顶端的城市。

南汽,上世纪能与一汽、东风比肩的品牌,产量高、效益好,金龙、申沃、依维柯也是南京汽车响当当的招牌。

然而,风水轮流转。

从南汽收购罗孚和MG开始,南汽走上下坡路,从此再没有翻身。其合作品牌菲亚特一路沦落,罗孚和MG在其手中也是均无起色。

最终,南汽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并入上汽,罗孚和MG彻底成了上汽自主,南汽菲亚特的厂子也改成了上汽大众的生产基地。

南京汽车工业彻底消失。

南京不甘,毕竟汽车产业对于城市的拉动效应肉眼可见。所以,在新能源浪潮席卷的时候,南京想都没想,就一头扎进去了。

2019年初,南京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目标是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彰显南京特色的地标产业,达到“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水平。

为了完成规划,南京在江北新区、江宁区、溧水区、南京经济开发区等四处区域,打造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南京释放出如此的声浪,自然就会有人趋之若鹜。

2016年,博郡汽车落户南京浦口;2017年,拜腾汽车落户南京龙潭产业新城;晶能新能源汽车,同年在江宁开发区建厂破土;2018年,长安蔚来落户江宁开发区;2019年,知豆电动汽车落户浦口经济开发区;同年,天美汽车在南京成立……

短短5年,十几个声称百亿级的整车项目,集体把整车产业链条放在南京,而南京也是来之不拒,希望借助他们发出新时代的汽车梦想最强音。

只是可惜,现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汽车,又一次走失在了这座城市。还有没有未来,谁都不知道。

有人落寞,自然就有人欣喜。

2020年,汽车圈两件大事,都与合肥有关。

2月,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5月,大众入股江淮。以这两个项目为代表,合肥正崛起新的新能源汽车增长极。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合肥重点培育的战新产业之一。

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占比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

一项又一项的“第一”接踵而至,越来越多的“合肥造”新能源汽车正在驶向全国,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走强,从政策保障、市场培育、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着手,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带动上下游及配套企业聚集,逐步形成产业领先优势。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合肥起步并不慢。2009年以来,合肥市先后入选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并被列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一系列政策引导、环境营造、技术创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目前,合肥市已经形成了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体系,以及充电站、电池回收、汽车售后服务等配套体系在内的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此时的合肥,俨然已是新能源产业的领军城市。

南京与合肥,就像是中国大把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缩影,太多城市在这波新能源的行情中,慕着光环而来,怀着无奈而去。

城市需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却也要因地制宜。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刚刚兴起的新能源产业,正在从企业自发发展,走向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自觉发展阶段。

南京在试图简单的拉项目,合肥在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两个城市对于产业布局的思考,最大区别就是合肥不再局限在单个企业这个“一域”,而是从“谋一域”走向“谋全局”。

个中差别,不言自明。

有人说,留给南京的时间不多了。这个双城记,还有没有后续故事,可能会让大家看到更全面真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采写?|汽车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